跳到主要內容
:::

* 8 分鐘的城景流轉,市容變遷的動畫再現:《台北!台北!》

專文作者:劉維人/動畫概論:單忠倫

導演簡介

石昌杰導演,生於1960年。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學士,美國紐約理工學院傳播藝術系碩士。曾任第31、34 屆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評審委員,台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

石昌杰是台灣以獨立製片方式從事動畫創作的先驅。在尚未有動畫系的時代,便與同學杲中孚合拍8mm停格定格黏土偶動畫《妄念》,以其作為美術系畢業作品,並獲得1983年金穗獎最佳動畫獎。

個人欲望與外在環境的對話與悖離是導演的創作母題之一。從《妄念》開始,到《與影子起舞》、《台北!台北!》、《後人類》等等作品,作品中個體的想望總是在與外在環境的對話成長之中獲得獨立的主體性,逃脫創作者或掌權者的預想,甚至逆轉主客關係,反噬影響製作者。而從1984年的《台北變奏》,1992年的《台北!台北!》,到2005年的《進出台北》,同一個母題也以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變奏方式,體現在導演的城市作品之中。

緣起與創作理念

本片的創作源自導演對城市面貌變遷的親身感觸。二十多年前,旅居波士頓、紐約,以及美國鄉間的石昌杰剛剛留學歸國,因台灣的市容的醜陋程度而震懾。異地的都市規劃與美感經驗讓他的眼睛變得敏銳,曾經習以為常的都市 地景突然變得陌生,這樣的文化衝擊讓他決定做一部城市變遷的作品。

石昌杰利用黏土動畫呈現建築逐步成形的過程,讓黏土材質的建築物模型產生生命感,成為角色而非背景,成為城市的主體,而不只是被人類製造出的產物。導演認為故事的主體是樓起樓落。他用七分半鐘的短片重現台北城近百年來的地景流動,像縮時攝影那樣讓觀眾直接感受到時間的劇烈。城市的變遷有一種壯觀 (sublime) ,不可能簡單地被扭轉、忽視,或者否定。導演希望用建築的變遷完成整個敘事,無論銅像或者居民,其重要性都低於城景本身。

得獎紀錄

第17屆金穗獎最佳動畫短片;巴黎RIENA國際環保影展特別注目獎

更多教案內容請點選相關檔案下載。

教師手冊_01原來電影是這樣來的啊!

教師手冊_07打造我的夢工廠!

學生手冊_01原來電影是這樣來的啊!

學生手冊_07打造我的夢工廠!

電影專文_01台北台北+動畫概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