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常見問題

關於教師自我進修

Q:如何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將專業知識傳達給學生?(講師 / 王志欽)

建議是透過實際的片例,用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思考,然後再給予一些思考的方向。比如說在《喜怒哀樂之樂》裡頭,我是以符號和象徵的功能,直接跟老師解釋作為一部把「輪迴」當作重要核心思想的作品,幾乎無處不在的水車,加上流水,本身就帶有一種往覆不斷的輪迴意象。但在上課的時候,就不直接給學生灌輸這個概念,而是鼓勵他們去觀察到底水車在哪些地方出現,這些出現的場合都在演些什麼內容。這是一個例子。其他諸如框中框這類設計,也是可以提醒的方向,讓學生去注意什麼地方有鏡子、窗框、門框等等的構成。

 

Q:要如何培養自己的敏感度?這些影片教材又要從哪裡取得?

敏感度基本上一定是透過大量的觀影經驗來累積。捷徑是,先學會怎麼看電影,之後就方便多了。比如像是對分鏡、場面調度、框中框等等有一些認識,這些認識最好是有系統的,就像光長單鏡這個概念,它是基於什麼理由被使用,又往往能達到什麼效果,這些知識有了,便能在不斷累積的觀影經驗中,養成銳利的目光和敏感度。至於我在課堂上用的片例,實在不需要分享給老師們,因為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影像經驗,我的片例主要是拿來解釋概念用的,老師們一旦學了,消化好了之後,便應該從自己過去累積的影像經驗去找適合的例子。這樣的好處是,一來考驗老師們是否能消化我們分享的內容,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二來也可以讓老師們在他們熟悉的片例,將自信與熱情注入講解中。

 

Q:與同事間討論電影是否能提升自己程度?

很遺憾地說,不能。為什麼不能呢?因為如果只找程度相當的同事討論,基本上講來講去應該都還是差不多的東西。除非同事也是有一定電影基礎的,或許還稍稍可以透過討論,將理解往更高的層次帶;不過,最好的方式,應該去尋找程度更好的人來討論,才有可能起到提升的效果。

事實上,最好的方式依然是自己先設法自學來提升程度,看片這件「工作」是必要的,最好還搭配看書,不管是影評類的書籍還是理論類的專書,都可以或多或少為觀影與理解,起到一些幫忙的作用。

 

Q:是否可能讓從這個焦點小組中學習到的東西,就成為老師們自我養成的方向就好,在課堂上還是單純帶學生看看電影,然後用最簡單的方式和學生討論劇情、人物以及議題就好?

電影教育是一種自發、自覺的過程。這意味著老師自己就要對它產生很大的信念,才有辦法排除一切困難,也要好好地將電影這門藝術介紹給學生,這裡講的困難,主要包含老師自己必然得挪時間出來學習,看片、看書、討論都好,時間再少也得擠一些給電影,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要想教電影,卻不想為它付出心力,這又要怎麼能做好呢?另外還有困難是老師自己在理解上的。可能我講的東西不容易一下子消化,且也有賴老師們不斷複習,所以複習、重溫上課內容,再結合各種觀影活動,一點一點去印證,去尋找結合的空間。

 

再有一個困難,就是要想辦法安排出時間來給電影教育,這點有時候還得說服學校和家長,但這就是需要做的事。至於要結合議題,我是採開放的心態,但是我還是提醒,萬不能把電影當作議題探討的方便素材,所以我自己是非常強調在分享這部分時,還是要有一定的比例在向學生解說影像本身的知識,它怎麼被拍出來的?它這樣拍的意義可能是什麼?將來我們怎麼去觀察這類的影像和形式?

 

Q:為什麼需要電影教育?電影需要教嗎?學生不了解電影有什麼關係嗎?

我經常會和老師們分享一個經驗,有一次我在準備一堂也是關於分析電影的基礎時,我想找個「開場白」,心想,那些專門分析文學、繪畫或其他藝術的人,會不會也時常在想這個問題,並且可能試圖向人們解釋藝術類的鑑賞教育是否必要?這個問題我也曾無數次問過自己:電影教育到底可以給人帶來什麼。於是我去翻查一本我非常鍾愛且佩服不已的書,《摹仿——西洋文學中寫實的呈現》,但始終就是沒找到這本書的作者為何如此精細解讀文學的行為,或哪怕這本書的撰寫初衷與目的一概闕如。這反而給我一個啟發:若藝術不是人類需要的,那麼為何存在?且還如此熱鬧。此後我不再問自己為何要教電影,教電影有什麼用。我們有音樂課、美術課,但我們並不一定要培養出音樂家和藝術家,但美感的鑑賞以及敏感度,則是需要鋪墊的。

 

電影需不需要教,老師們應該自己有答案,要不是透過這個焦點小組課程,老師們也不會曉得電影有這麼多學問,所以到底該不該教?至於學生該不該懂電影,就像很多人出社會之後回頭想想,三角函數有什麼意義?甚至連機率的運算方式也在畢業後再也不會用到,那麼,為何數學課還要講?地理課談到的地質學範圍知識,對人生又有什麼「幫助」嗎?知識的培養與累積永遠不可能去問它們的功利性、實用性。電影作為綜合藝術,其實是可以非常快速理解其他藝術的基本特徵,當然這樣講起來貌似也有功利性,但前提是我們已經默認了:對藝術的理解是必要的。

 

關於電影教學現場

Q:如何製作跨學科教案?比如電影與文學、電影與音樂、電影與公民、電影與數學...? (講師 / 陳平浩)

跨學科整合教案,乃是目前許多教師們正在努力建構的;確實,學科之間不該壁壘分明,正如知識本來就不應該被科目所切割──因為我們面對的社會或世界乃是一個整體,而不是不同科目的課本或考卷。然而,「整體」無法一目了然、周全掌握,那麼,分門別類就成了權宜之計─既然是權宜,就反對壁壘分明或界線僵固,必然容許彈性與創意、鼓勵或需要各種「跨界」的嘗試。

 

不過,跨界是十分困難的。若是熟悉兩個領域,著手讓它們溝通或結合,是比較容易的──當然,兩個領域之間原本的距離,也決定了跨界的難易度,比如文學和戲劇,就比數學和公民,要來得容易結合。然而,如果只嫻熟一個領域,卻想帶著它跨入另外一個初次接觸、甚至全然陌生的領域,跋涉起來必然有如陸上行舟。

 

更令人憂心的是,這種跨界的結果,往往不是真正的跨界整合,而是嫻熟的那一領域A,從陌生的領域B裡,剪取能夠替A服務的素材,甚至A整個地把B給淹沒或吞食。就以目前常見的、在教室放映電影的課堂來作為例子:歷史與電影的跨界,乃是比如歷史老師選擇一部法國大革命的電影來補充課本的內容;美術與電影的跨界,往往是美術課堂放映一部以某位藝術家作為主角的傳記電影;公民老師選擇一部關於罷工的紀錄片,藉此說明勞資關係或資本家剝削勞動者的社會現象與結構;音樂老師或選擇《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作為補充教材、或選擇《二零零一太空漫遊》的開頭來介紹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凡此種種,都稱不上跨界,而是把電影當作一個工具,讓電影來補充自身領域、讓電影服務於自身學科的作法。

 

理想的做法應該是:歷史老師透過「電影史」來討論影音的歷史究竟是如何寫成的?或者是透過「歷史電影」來探問除了文字之外、影音是否也能夠書寫歷史?美術老師則可聚焦於如何在電影這個平面銀幕上製造出立體的幻覺?框格、透視點、或遠近法,怎樣在平面上構圖?電影的「框」和繪畫的「框」有什麼不一樣呢?「光線」在電影和繪畫裡的效果和意義有甚麼差異?動畫線條和繪畫筆觸之間的關係為何?公民老師除了以抗爭紀錄片來讓抗爭的概念得以視覺化,是否也該問問紀錄片和社運之間的關係?攝影機可以改變世界嗎?是如何改變的呢?持攝影機的人站在哪裡(立場)、往哪裡看(觀點),是否會影響甚至決定我們對入鏡事物的觀感和看法呢?音樂老師除了電影裡的配樂之外,是否也能把電影裡的其它「聲音」(畫外音、環境音、內心獨白、敘事者旁白、噪音、有聲片裡的無聲片段)也視作或者聽成和古典樂一樣乃是經過設計、安排、編曲的「音樂」呢?

 

以上這些,必然要求一位教師除了既有學科的知識之外,還必須對電影語言具備超過基礎知識以上的掌握。既然目前教師們多半也才剛剛開始學習電影語言以及電影這一門藝術,或許因此不適合貿然把它和自己的專業學科「跨界」或「整合」。因此,我的建議是:持續學習電影語言和累積電影知識,同時,在課程進行時,2/3或3/4仍可維持以電影作為輔助教材的作法(因而主要聚焦在電影的劇情與內容),但無論如何至少騰出1/3或1/4的時間心力,專注在電影語言的介紹上──這或許能夠教學相長、讓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這也是在目前既有的校園環境與課程結構裡,電影教育所能達到的最佳目標了。

 

Q:學生需要認識和記憶電影語言的基本術語嗎?

電影語言的基本術語,或者任何一門學科的基本術語,目的都是「溝通方便」或者「減少溝通成本」。術語只是「符號」,更重要的是術語背後、術語所代表的「觀念」──電影教育或任何教育,目的最終仍然是「傳遞觀念」。因此,是否以專業術語傳達概念,或者改以其它更淺白的、學生更能夠消化的、更有溝通效果的語言來傳遞同樣的概念,必須視學生的接受度而定。

 

若對象是小學生,我建議完全摒除術語;如果是中學生,可以選擇三五個最基礎也最關鍵的術語,於反覆強調觀念的同時也重複講述這幾個詞彙。這幾個所謂最基礎也最關鍵的術語,比如場面調度、剪接、長鏡頭、攝影機運動、攝影機距離、音畫關係等等;至於景深調度、框格構圖、平行剪接、蒙太奇、搖鏡(PAN)、淡入/淡出(fade in/out)、特寫/中景/遠景、音畫不同步/音畫辯證等等,其實屬於比前述基礎術語次一級的、更詳細的分類。(術語哪些屬於基礎、哪些屬於次級或衍生或細分,可以參考比如《認識電影》這類電影教科書)。從基礎到詳細,代表的是對於電影的觀念愈來愈細緻、關於電影的知識愈來愈繁複,必須考量到學生的學習狀況,也要視教師是否擁有足夠的電影分析能力。

 

Q:注意到電影語言後,要怎麼解釋它?要怎麼解釋導演使用它的用意?

如同所有語言,其意義往往要視它的「前後文」或「上下文」才能決定。比如,在中文裡一個字不會永遠只對應一個意義,而是和其它字組成詞,意義才會浮現;一個詞有時也要看它在句子裡的位置和用法才能確定它的意義。或者,英文字母總共26個,任何字母本身都沒有意義,只有當它和其他字母組合之後,才能構成一如牛津辭典磚塊書那麼厚實豐富的語言。

 

電影語言也是如此。框格構圖、景深調度、高反差打光、特寫或遠景、平行剪接、對話剪接(正反切)等等,雖然各自都有最基本的意涵(比如,景深構圖強調前景/中景/背景的配置以及空間連續性所暗示的寫實主義傾向),但都必須放在故事情境之內(比如恐怖片的特寫和愛情電影的特寫必然意義迥異)、放在與其它電影語言的鑲嵌配合的情況下(比如框格構圖可能暗示了封閉性,但也可能透過畫外音來暗示框外另有世界進而指向了開放性)、或者放在整部電影的主題上(比如緊密的框格構圖可能暗示禁錮、但也可能暗示框格裡的人物關係親密)─至於如何在電影語言組合所可能包含的多種意義裡,挑選或決定一個最恰切的詮釋,這並沒有訣竅或捷徑,也無法立竿見影,只能藉由「長期累積」(正如文化亦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多看電影、多閱讀影評、多與其他觀眾討論(這是「觀影文化」的重要組成),以及多多閱讀人文領域的書籍─因為電影是一門綜合了各種人文知識的藝術。

 

Q:講解電影語言時,(a)一邊放映影片一邊同步講解,(b)製作PPT或分鏡圖,投影出來,看圖解說─哪一樣比較有效?

首先,如果要講解的電影語言,牽涉了「電影裡的聲音」或「音畫關係」(比如畫外音、內心獨白、配樂、音橋、聲音與畫面不同步等等),只能選擇(a),因為(b)是無法同步傳遞聲音訊息的。

 

其次,(a)的聲光效果遠比(b)來得多,必須考慮學生們專注力的強弱與專注期的長短,聲光效果的吸引力遠勝於黑板或白板上的圖文。第三,邊放映邊講解,即使可以中途暫停二三次以聚焦和講解某些細節(然不宜暫停過多次,否則便失去邊放映邊講解的意義),但仍受到放映連續性的限制,所以,透過(a)所能傳遞的訊息必然會少於(b),所以(a)適用於「僅只強調一個重點」,(b)適合於「把每一鏡頭內的事物都解釋完滿、把一次鏡頭之間的剪接都說明清楚」。

 

第四,(a)比較適合有經驗的講者,除了對電影語言充分熟悉、有能力加以解讀和詮釋之外,還必須跟得上放映速度、掌握節奏感、以及在何時何處向學生拋出「打點」等等─這需要反覆練習以及多次的實際教學的經驗累積。不過,製作(b)的分鏡圖或逐格分析圖(左格是鏡頭截圖、右格是電影語言的辨識和詮釋),乃是基礎備課教材。換句話說,建議先製作(b)、再開始練習(a)。

 

Q:電影課的現場,進行的形式可分成「學生報告」或「教師講課」──哪一種更有效果?

對於目前學校裡無論老師或學生來說,電影語言都還是新鮮的、不熟悉的、甚至陌生的。除非已經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電影教育,能夠讓學生按部就班認識各種電影語言、甚至認識電影史,否則,我不建議由學生就電影語言作小組報告。目前尚未建置完整、還處於零星片段教授階段的電影教育,目標至多只能設定在:讓學生認識電影語言的存在、它怎麼構成一部電影、它如何影響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如果要求學生能夠自行從電影語言的角度來分析和詮釋電影,未免過於嚴苛、甚至緣木求魚─連老師都剛開始練習電影分析,如何要求學生同步跟上呢?

 

因此,建議電影語言的介紹與分析,最好主要由教師講授,配合課堂裡台上台下的問答。基本上目前學校裡要有電影課的時段已不容易,若把已經很稀少很珍貴的時間交予對於電影語言無法嫻熟掌握的學生上台報告,根據我的教學實況觀察,恐怕效果不彰。然而,如果真有餘裕能讓同學上台進行小組報告,可以讓同學針對「電影內容」(而非「電影語言」),比如故事的寓意、人物的心理或動機或兩難、場景選擇的特殊用意、劇情所牽涉的各種議題...等等,於小組討論之後上台報告,再由教師回應。

 

Q:導演是否對影片有主導權?從影片及其他素材(訪談、幕後花絮等)推想導演意圖,是否為必要的訓練?(講師 / 王冠人)

針對每一個別的影片,導演與製作團隊的關係不盡相同。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影片產製、行銷和映演的文化也一直在改變。現在的觀眾,多半也能理解製作人、攝影、美術設計、選角、編劇和演員(乃包括動畫片的配音演員),以及聲音設計和作曲家,甚至行銷過程中海報的設計和預告片的剪輯等,對於一部電影的貢獻。

 

而電影研究和賞析的重點,也正是整體觀影經驗,以及個別元素之間的交互對話。而導演,常被視作/扮演那個統合者的角色(猶如樂隊裡的指揮)。在許多幕後花絮中,我們會聽到導演的說法,以及前後作品的比較,如何形塑評論和觀眾的觀影期待;也有明星/演員的心路歷程分享,包括趣事與挑戰。這些訊息,我們當然無須全盤接受。

 

若我們對自己的美學價值判斷有一定的信心,在持續的獨立思考訓練之下,則導演意圖(無論有沒有說出)將不會是唯一用來判別作品價值優劣的準則,但反過來說,若能細緻地從影片段落、個別的風格元素中去推想其意圖,卻也不會因此而減損觀影樂趣。

 

Q:課程中是否需要分組討論?

有老師建議,在影片和概念解說時,可以多留點時間進行討論。由於這次焦點團體的過程中,人數維持在六到八人(有時甚至只有三位),故我多半在片例放映前後進行解說,也會直接提問,讓老師們個別自由回答。然而,分組的確有其好處,尤其在學習者有動力和餘裕準備的狀態下。

 

以往的教學經驗得知,若在觀影之後(譬如下一節課,或隔週的課堂中),能留下充分的時間,譬如十到十五分鐘,讓同學們依據影片的主題、敘事與編劇、角色與人物、場面調度、畫面內外的聲音、剪接、表演等主題,以五到六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往往能更深入地整理對影片的思考,且常有意想不到的回應出現。但同時,也考驗著團體帶領人的功力,由淺入深、設計一系列具體而富啟發的問題/題綱。

 

Q:在電影映後帶學生討論,需要準備什麼?

映後賞析的主軸,與1)片單的選擇、2)討論的對象,以及3)時程規劃有關。同一部片,可能依據不同對象(人數、年齡、性別、家庭和學習經驗等),以及時間的差異(當天看完花30分鐘v.s.與隔週花兩個小時討論),可以有不同的設計。

 

譬如,《神算》以成長中的自我認同和青春戀情為主題,但學生對主要事件理解:棒球練球、學姊告白等,可能有不同的「經驗值」和體會。此外,在角色認同之外,若有較充裕的時間(e.g.完整的兩節課),才能細談敘事結構、象徵和場面安排(如:火和手的意涵,揮棒、舞劍與書寫,和服裝的含義等)。

 

甚至,引入其他片例相互對照。例如,本片與《九降風》中出現的棒球段落及功能,有何異同。或者,若要談影像風格,本片對「通靈少女」的描繪,主角生活的場景,對照其他亞洲/西洋恐怖片中的通靈者、靈異體質者,有哪些與「類型」有關的考量。但最重要的,還是帶領者自身能否清楚整理自己的觀點,增加對影片熟悉和理解的廣度/深度,同時對其他人或同或異的解讀,抱持欣賞的彈性,才更能激發出有意義的討論。

 

Q:國中學生如何透過實作活動,去了解電影的「框」,亦即銀幕的「邊界」的概念?

起因於一位視覺和表演領域的老師,希望透過「拍照」,增加同學對「鏡頭」與「畫面」的概念。我認為,在實作之前,片例引導是必須的準備。譬如,透過電影中不同的畫面,仔細地解說,帶學生意識到這些「鏡頭」所帶來的不同感受與在全片中的功用。諸如:畫面的緊與鬆,明暗安排,遠與近,俯視或鳥瞰,前景與背景的關聯,以及畫面內外的音畫對應,都有幫助。

 

實際操作時,也須注意,「很快地拍出完美的照片」並非唯一目標。更重要的可能是,如何協助學生理解,在有限的框界之中,有哪些可能性;如何觀察周遭環境、場景的細節變化,以及練習想像如何用不同的視角,描繪、組織和表達同一件或貌似相近的事物,察覺其中的感受與涵義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醫生》和《第四張畫》片中對家庭錄像、照片、繪畫、肖像的使用,或許可作為啟發。

 

關於電影教材選擇

Q:如何得知學校經費預算內可用的推薦電影片單? (講師 / 陳俊蓉)

國家電影中心所設計的「認識電影」輔助教材中,分別針對國小及國中同學做影片推薦,目前已累積十多部精選影片,包括《台北!台北!》、《喜怒哀樂之樂》、《不老騎士》、《熱帶魚》、《魔法阿媽》、《大俠梅花鹿》、《奇蹟的夏天》及《那時此刻》等台灣影片,及《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 Jr.)、《紅氣球》(Ballon Rouge)等經典歐美影片。

 

選片廣納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短片及默片等豐富類型,以提供教師根據課堂形態使用,並撰有專文及教案可搭配做教學,各校可透過校方行政單位向國家電影中心申請一套完整DVD,如欲觀摩其他學校的示範教學,亦可參考官方網站的影音資源(https://edumovie-tfai.org.tw/video/demonstration)。

 

另外富邦文教基金會也已特別取得法國動態影像中心CNC授權,編譯多部法國國家電影教材,包括榮獲坎城影展殊榮的《茉莉人生》、(Persépolis, 2007)、《溫心港灣》(Le Havre, 2011)、《騎單車的男孩》(Gamin au Vélo, 2011)、榮獲柏林影展評審團大賞的《裝扮遊戲》(Tomboy, 2011)及榮獲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的《雨季不再來》(Daratt, 2006)等(教材內容持續增加中),未來也都可望成為國高中生學子的最佳電影教材。

 

Q:電影教案或學習單的設計及撰寫是否有範本可以參考?

Teaching With Movies 電影教學資源網站,提供了多種類型影片可參考用的教案範本,包括一般劇情片、英雄旅程電影(hero’s journey)、文學改編電影、一般紀錄片、政治社會議題說服紀錄片,及「亞里斯多德式說服術」紀錄片(logos-pathos-ethos)等,主要方法是以問題的設計和回答,來幫助學生透過影像元素和敘事手法來思考電影。

 

學習單的目的重點在幫助學生掌握主題,分析情節及敘事結構,並檢視影片當中使用到的象徵、預示、倒敘、襯托、對立、反諷等手法,或故事中的語言選擇,如何影響劇情推衍、幫助角色的發展或傳達故事的意涵。老師可依據課堂程度及學生興趣去增加、刪減或調整問題。

 

Q:是否有其他推薦的電影教育資源?

特別推薦 Journeys in Film  這個電影資源網站,該網站針對將近二十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電影,撰寫出內容極其豐富的教材,目前已完成教材的影片包括《心中的小星星》(印度)、《鯨騎士》(紐西蘭)、《有你真好》(南韓)、《請投票給我》(中國)、《高山上的世界盃》(西藏)等電影,選片主要以國小中高年級以上學生為目標對象,兼具考量到人文(歷史地理)、藝術(媒體)、科學(數理)等各類學科可以切入的導讀角度,非常值得參考。

 

Q:電影教育可能發生的場域以及舉行的形式?

課堂上、家庭中、影展現場、商業電影院,或一些露天電影放映活動,可以接觸到電影的機會,都是可以進行電影教育的場所。相較於電視或其他3C產品的影像,雖然同樣都可以敘事,但是電影最特出的地方在於其有large than life的美學形式,電影是一種透過仰望的姿態去感受到生命價值的藝術,因此如果有機會能讓孩子在學齡階段,就領會到大銀幕的影像魅力及群眾一起觀影的集體感動,孩子的視野和情感自然就不會僅止滿足於獨自沈浸在手掌大小的螢幕世界。

 

Q:家長們如何帶領孩子們一起觀賞電影?

建議可從一些網路資源可找到的世界動畫短片或兒童短片開始欣賞,再慢慢看一些長度較長的影片,建議可以兒童或青少年為主角的世界電影,來引起孩子們的觀影共鳴,但無論如何,重點是讓孩子們能多看到一些除了好萊塢(迪士尼)以外的電影,要能在孩子對於影像的胃口還沒定形前,多看一些世界各地不同美學風格及敘事手法的電影,以養成能接受並欣賞多元文化的審美觀。

 

台灣目前的相關兒童影展有公共電視所主辦的「台灣國際兒童影展」(三月/雙年展)、新竹市兒童影展(七月)及三創生活園區和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合辦的「三創親子影展」(八月)等,精選適合兒童觀賞的影片,並有映後導讀或影人座談,都是適合親子共同參加的電影活動。另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五月/雙年展)及台中國際動畫影展(十月)等,也有適合兒童觀賞的紀錄片或動畫,皆是可以特別注意的影展活動。

 

Q:若要在中學或小學的課堂上放映「成長電影」,有甚麼建議的選擇標準嗎?(講師 / 陳平浩)

現在的中小學生,對於老師所會放映的「成長電影」,其實都能猜到八九成:用功向學,孝順父母,手足之情、反霸凌、反毒品、性教育。簡而言之,老生常談。這些主題當然重要,然而,這些電影大約放映十五分鐘之後,學生往往就猜到主題(也猜到老師的用意)、便很快失去興趣了。

 

因此,若要吸引同學注意(如果沒能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那麼就根本無法傳遞訊息),我建議選擇的成長電影至少要有下列三項特點之一:異國 (洋片),古早 (老片),奇特 (怪片)。簡而言之,核心既然是(老掉牙的)成長教育,外殼就必須是令同學感覺陌生、新奇、甚至刺激的包裝。

 

異國電影能讓學生接觸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文化環境裡的成長;老片能夠幫助同學建立歷史感(以及粗淺的電影史)、認識台灣歷史不同階段裡的成長歷程與當時的社會和歷史之間的關聯;怪片往往是奇特的人物(及其故事)或奇異的風格(往往是實驗的/創新的/前衛的電影語言),讓同學面對「偏離既有認知的人事物」、「不符合(習以為常的)秩序」或者「不合理性」,透過認識「不正常」而重新思考「正常」──他者、(不)符合秩序與標準、(不)正常,理性與激情等等,這些恰好正是青春期與成長過程之中必然面臨、對於「我之所以為我」或「我要成為怎樣的人」至關緊要的議題。

 

Q:在選擇電影教材時,要怎麼區分「藝術片」和「商業片」呢?

必須澄清一個觀念:電影只有分好壞、不分藝術或商業。商業片若能精湛使用電影語言述說一個動人的故事,就是好電影。比如,世界電影史裡許多臻至藝術高度的經典之作,其實當初正是好萊塢賣座鉅片─好萊塢電影即使是商業取向,也有藝術經典。同時,並非好萊塢電影就必然「好看」,「難看」的好萊塢電影亦比比皆是──能製作好看的商業片是一種功力,必須嫻熟掌握商業片的電影語言、才能吸引觀眾捧場。

 

反過來說,不是乍看像是藝術片或是被歸類為藝術片,就必然具有藝術價值──有些或許只是特立獨行沽名釣譽,有的或許只是宣傳行銷的手法,有的則是大師級導演的失手、或是嘗試新的電影語言實驗但卻沒能成功。重複一次:電影只分好壞、不分藝術或商業。至於如何分辨好壞呢?這就需要具備足夠的電影知識以及解讀電影的能力了──而這正是電影教育的目標。

 

Q:既然是電影教育,是否儘量選擇「藝術片」、排除「商業片」來作為教材呢?

在教學現場裡,不須偏向藝術片或商業片,最好二者兼有。不過,藝術片和商業片在課堂上並用,還有另外的特殊意義:一、講課時的需要─比如說,長鏡頭較常在藝術片裡出現,而好萊塢電影較多剪接的例子。二、藝術片和商業片在製作、資金、行銷、廣告等等這些關於「幕後」的機制,大相逕庭,這也是值得在課堂上介紹給同學認識的:我們每日接觸的影像,背後有一整套製作和運作的機制,所以必須時時警醒。三、分析商業片裡的好萊塢電影語言,是要讓同學發現:原本我理所當然接受的訊息或影響、原來是透過這些電影語言所構成的。

 

簡而言之,讓學生(一般觀眾)不會特別注意的電影語言,透過電影教育,被突顯出來、變得尖銳、鮮明、值得注意和思考。換句話說,讓商業片的電影語言,從「透明」變得「不透明」。相反的,以藝術片作為教材,除了介紹同學藝術電影所常見的語言(相對於好萊塢偏好節奏緊湊的剪接,藝術電影傾向相對徐緩的長鏡頭或場面調度等等),讓同學發現:所謂「藝術片」其實並不全都是想像中或印象中那般高深莫測、晦澀難解,許多時候藝術片之所以難以理解、之所以被稱作藝術片,僅僅只是因為它採取了我們所不熟悉的電影語言罷了(我們最為熟稔的乃是好萊塢語言)。

 

因此,一旦開始學習它的語言,藝術片就能不再顯得遙不可及──讓藝術片的語言從「不透明」變得稍微「透明」一些。電影教育的目標之一,也正包括了讓學生們不再畏懼所謂藝術片、與藝術電影的距離拉近一些、甚至開始進入藝術電影的世界──也許,某日新聞報導侯孝賢或蔡明亮在國際影展上得獎的作品即將在台灣上映,學生可能興起「去一探究竟」、「看看自己能否看得懂或看得懂幾分」的念頭。

 

關於電影課程規劃

Q:在既有的校園裡,怎麼開設電影課程呢?(講師 / 陳平浩)

在目前的中小學課程的課綱裡,還沒有電影教育的位置與時數,所以很難在既有的校園課表內安排一門完整的、八到十六次的(每次兩小時)、歷時一學期或一學年的電影課─這是目前我對中小學電影課程所必要時數的最低估計。若要達到這最低時數,目前只有在「社團課」才有可能。

 

然而,既然完整學期或學年的電影課不易安排,那麼也可以改採其他方式,如利用段考才剛結束的彈性週,以兩節課大約兩小時的時間,放映片長一個半小時左右的電影,預留半小時的映後討論時間─請儘量避免「只放映、不討論」,這不但完全不是電影教育,甚至也不構成任何教育。

 

討論時間,可與同學討論電影的劇情、內容、議題、主題等等(這是目前多數教師在學校放映電影時的情況)─不過,無論如何請必定騰出討論時間之1/4或1/5,聚焦於「電影語言」。否則,這就不構成「電影課」或「電影教育」,而僅只是「把電影當作一個工具、手段,所進行的電影以外的課程」──請務必區分這兩者。 

 

Q:電影語言的基礎課程,適合和「微電影」的攝製課程一併進行嗎?

目前許多中小學開設「微電影拍攝」的課程,幾年內也已生產出數量可觀的微電影作品。然而,檢視既有的微電影,我們會發現一些問題。首先,內容趨於一致,多半是家庭關係或校園(純愛)故事─中小學生受限於生命經驗,題材較為狹窄,無可厚非。

 

然而,其次,電影語言也趨向一致,或許才是問題所在:學生也許確實習得了拍攝和剪接的技能、操作攝影機和剪接軟體的技術,但電影語言卻往往粗糙地複製了主流影音產品(比如好萊塢電影或影音廣告)。如果電影課之目的在於讓學生們意識到電影語言的存在(而非只注意到劇情)、電影語言對觀眾產生的效果或影響(媒體識讀)、以及電影語言如何創造意義(電影美學)。

 

那麼,目前微電影課程的成果(不自覺地、無意識地、無反省地使用或套用既有主流影音媒體的語言),恰好逆反於也對立於電影課之目的。因此,中小學的電影課,最好聚焦於「認識電影語言」而非「使用電影語言」──後者,亦即製作電影,更適合留待大學電影系時。這也是目前世界上電影教育最為扎實的法國所採行的教程:中學以下先學習認識電影語言,大學之後才開始學習使用電影語言。

 

Q:拍片和看片教學,何者應該優先?兩者能否同時進行?在教材、教學方式的設計上,是否衝突?(講師 / 王冠人)

唯一需要提醒的是,成人/教學者/主管機構,不能為了教學成果而凌駕、壓迫到學童自由發展和探索的可能。若是為了拍一部三分鐘的政令宣傳片,即使拍攝技巧多麼完美熟練,在形式上如何安全地模仿、模擬大人思維,卻犧牲了孩子真實表達與在生活中誠懇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那不如先花點心思選片,帶他們好好地去觀看、感受風格各異,多嘗試題材多元、不同時期和文化環境中孕育出來的影視作品吧。這或許是當前各級學校紛紛投入微電影拍攝風潮中,一個必須的自我提醒。否則,只會產出越來越多彼此類似雷同,為了拍攝而拍攝的影像產物。

 

電影輔助教材簡介

Q1 什麼是「認識電影」輔助教材?

為有效增進國人觀影經驗、培養其電影概念及美學態度,本計劃欲針對國一、二年級學生製作電影輔助教材,教材共6單元,搭配6部主題電影。教材內容延伸並深化國小電影教材內容,涵蓋電影基本原理及電影元素:故事、剪輯、攝影、聲音和色彩,並增加台灣電影史單元。每單元編列教師手冊與電影賞析專文,提供教師教授課程時所需之電影文本及延伸議題之背景知識,幫助教師掌握整體學習架構及易於教學;學生手冊則以激發學生主動了解電影溝通手法、探索電影奧秘為目標,循序漸進提供系統性的電影學習體驗。

 

Q2 師生該如何使用輔助教材?

參閱教師手冊中的 6個教案(即 6 個學習單元),選擇您感興 趣的單元和教學主題,每個教案皆以 1 部精選電影為範例,並給予教學指引和教學活動流程建議。電影專文則是與該部電影 相關的深度介紹和導讀分析,作為提升教師電影專業知識的延伸閱讀內容之用。對應教師手冊的 6 個教案,學生手冊包含 6 個「認識電影」學習單元,生動活潑的解說文字並搭配插圖,學生可經教師的引導在課堂和活動中使用、閱讀,也能自行閱讀,達到自主學習的最佳效果。

 

因應授課時數限制,部份影片標示重點放映片段以利教師教學使用。建議教師結合學校辦理藝文活動或安排課程資源整合等方式播 放完整影片,以利學生了解影片完整內容,並保有原作之整體性。

 

Q3 學生該如何使用輔助教材?

對應教師手冊的 6 個教案,學生手冊包含 6 個「認識電影」學習單元,生動活潑的解說文字並搭配插圖,學生可經教師的引 導在課堂和活動中使用、閱讀,也能自行閱讀,達到自主學習 的最佳效果。

 

Q4 觀影與授課時間如何分配?

因應授課時數限制,部份影片標示重點放映片段以利教師教學使用。建議教師結合學校辦理藝文活動或安排課程資源整合等方式播 放完整影片,以利學生了解影片完整內容,並保有原作之整體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