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2022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星際國際影城《KANO》|新竹縣大同國小

講師:李佳軒、黃以曦

圖∕文:劉穎靜、彭湘

星期五早上的第一二節課,新竹縣大同國小的學生們搭上遊覽車,在師長的陪同下浩浩蕩蕩地從竹東鎮出發,前往位於新竹市舊城區的星際國際影城。電梯門一打開,難掩興奮的學生們簇擁而入影城前廳,一群一群地依循指引進入影廳就位。這一堂課,不再面對教室中的黑板,而是面向黑盒子的銀幕。

本次觀賞的電影《KANO》由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執導,以日治時期的台灣為背景,改編史實的劇情敘述不被看好的嘉義農林棒球隊,由近藤教練的扎實訓練帶領橫跨日本、漢人、原住民相異族群的隊伍,團結齊心成為台灣首支打入甲子園決賽的球隊。

講師李佳軒首先提及《KANO》之於近代台灣影壇的重要性及其製作背景,先是在票房低迷時突破重圍,以雅俗共賞的題材及拍攝手法吸引大眾再次走進電影院看台灣電影,帶起新一波風潮。而本片為編劇魏德聖在製作史詩鉅作《賽德克巴萊》時意外發現的史料,但由於前一部作品拍攝過程龐大而疲憊不堪,轉而擔綱監製,並輾轉找上同樣熱愛棒球的演員馬志翔擔任導演。

接著佳軒老師說到電影的歷史背景脈絡,日本政府在台建立基礎建設之餘,引進棒球使民眾理解文明的概念——如棒球的遊戲規則,必須在一套系統中守規矩地透過自由競爭獲勝,而非暴力。然而,電影並不完全符合史實,講師提到1930年的台灣發生了兩起重大事件,霧社事件與嘉南大圳開通,前者反抗日本統治者死傷慘重,相對後者日本政府為台灣農業作出的重大革新使人民心生矛盾。因此,魏德聖將後者挪移至本片的31年背景,將其形塑為人民欣欣向榮,齊心為未來、文明打拚的美好時代。

觀影途中隨著劇情起伏驚呼、笑聲連連的同學們在映後QA也熱烈地舉手分享自己的想法,紛紛表示喜歡這部電影也喜歡打棒球,認同運動過程中的團結合作精神。講師補充電影中的小細節,如片頭片尾與主軸的時代對比,以錠者博美一角代表日本人的觀點轉變;棒球的團結精神使這部片無主配角之分,所有球員皆是主角;並提醒同學們,《KANO》也因為過於美好的形象受到許多批評,如忽略日本高壓統治下的隱性族群衝突,以及霧社事件帶來的人民苦痛,並鼓勵同學看電影時不妨也從另一個角度對電影提出質疑與批判。

大同國小同時間另一場映後講師黃以曦,藉著片中教練給選手們的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來開場,請同學思考這句話意味著什麼?「沒有得第一名沒關係,不要最後一名就好」,同學如此回應。順著小朋友們的分享,老師請大家回顧片中教練,是不是總板著臉不笑,一直到電影的最後?

片末,嘉農棒球隊與冠軍失之交臂。「沒有贏」也許可看作遺憾的結局,但轉個念思考,旁人眼中如烏合之眾的嘉農棒球隊,最終闖進甲子園寫下新歷史,隊員們早就都戰勝了自己!緊接著,講師再回到電影的開頭舉例:一名日本人搭著火車要旁人在經過「嘉義」時叫醒他,這又是為什麼呢?多年後,人們也許忘了當年的冠軍隊伍,卻忘不了曾經令人看不起,卻差點要打敗日本本地菁英棒球隊的一群孩子。而他們,正是來自嘉義!

活動尾聲,以曦老師問起大家是否常有機會進電影?同學此起彼落地道著沒有。這回,不只來電影院上了一堂電影課,也藉由電影故事在同學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種子──讓孩子們理解,比賽輸贏不是表面上的結果如此絕對,而面對人生,亦是如此。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