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回程列車》Return

2017 │ 臺灣TW、法國FR │ 黑白B&W、彩色Color │ 20mins │ 普遍級

導演:黃邦銓

一段橫跨歐亞大陸的旅途,兩條故事沿著鐵路交錯前行。黑白照片內白光閃閃,行往未知卻縈繞不去的記憶;泛黃照片中模糊人影,是回不去的時代縮影。兩段旅程,最終都是沿著回家的軌道,而家,不再是具象的人與物,而是時空交疊下那段無法觸及的鄉愁。

推薦理由

《回程列車》由旁白開展敘事,述說著「他」和「我」兩條相互交錯的故事線。一開始我們不太確定「他」與「我」分別是誰?有何關係?只能先從旁白話語中理解到「我」的旅程從法國圖爾寬出發,「他」卻離家工作替火車運煤,也在人生中第一次看到了火車。隨著故事慢慢接近尾聲,我們才慢慢認知到「他」是「我」的祖父,而「我」的旅程也因「他」而起。

整部影片主要由靜態照片組成,除了一張泛黃相片之外,其餘皆是黑白相片。照片的媒介本質有著強烈代表「過去」的時間性;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口中的「此曾在」,是令人陷入追憶、追索不再復返過去時光的時間向度。照片的使用,也令人聯想到法國導演克里斯・馬克於1962年所拍攝的《堤》(La Jetée ),除了整部影片同樣是以照片作為故事影像基底外,《堤》又更從相片的過去時間性上,導入了「已逝」的未來時間,讓時間更擴延其曖昧複雜的維度,創造出時間不可逆的詩意矛盾。在《回程列車》中,黑白及泛黃影像則梳理了在過去時間中的不同時態,於是,當黑白或泛黃影像轉為彩色時,時間也從過去時間的不同向度中,漸漸地轉為當下時間。此外,在這個當下的時間中,我們同時也觀察到影像的運動。

在「我」的旅程抵達廈門時,一顆從沙灘慢慢轉向海面的鏡頭,取代了原本以照片作為畫面敘事的慣例,畫面中的海浪令我們意識到影像已從靜態轉為動態,顏色也從黑白轉為彩色。然而,這並非影片的第一次影像運動,在進入海邊的前一個片段中,鏡頭慢慢地在照片的局部移動著,再逐漸帶到整張照片。於是,我們終於可以看清泛黃照片中的人影及環境。

這兩個攝影機的運動直到片尾才出現,於是,令我們試圖思索這樣的轉變其因何在?在時間與空間的轉換上造成什麼樣的效果?搭配著導演述說無法繼續前行的旁白,時間與空間的動態,似乎仍沒有辦法讓旅程有延續的可能,或許,當下的時間卻也再度轉向那回不到過去、或說回不了家的鄉愁。

引導問題思考

  1. 為什麼導演要使用法文旁白?語言的選擇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2. 照片如何在影片中製造出動態感?
  3. 除了旁白之外,是否觀察到其他聲音的運用?
  4. 影片一開始為什麼要用「他」和「我」作為敘事線的主軸?這樣的敘事方法有什麼樣的用意?
  5. 為什麼影片中,最後仍出現攝影機運動?效果為何?

 

撰文:史惟筑

法國里昂盧米埃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PhD, literature & arts, University of Lumière Lyon 2)研究領域為初始時期電影、當代影像、影像美學與教育,曾任高雄市電影館教育推廣組組長,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專任助理教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