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酷兒&敢曝 Queer&Camp

《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史蒂芬·艾略特,1994

酷兒一詞來自英文「Queer」,本意指「古怪的、不同平常的」。以酷兒來指稱不同於主流社會的性取向與性別認同,諸如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是為了擺脫受污名化的相關標籤。大約從1980年代開始,這個詞在同性戀族群中被廣泛使用。其指涉對象不一定是同性戀者,而可能是那些對性愛表達方式所持立場與傳統標準不同的人,許多同性戀、雙性戀、感情生活不同於傳統異性婚姻的異性戀者都接受了酷兒這個稱呼。

在電影學術界,酷兒研究(Queer Studies)的理論家茱蒂絲‧巴特勒(Judith Butler),引用了傅柯的理論,認為性別不是本質,也不是象徵性存在,反而是一種社會實踐,他們抨擊性別差異的二元對立論,認為所有性別都是「表演」,是一種模仿,像是扮裝皇后,代表「性別角色被拿來扮演、挪用、穿戴的世俗方法」。

而敢曝一詞則經常用以指稱性別的盡情扮演,思想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敢曝札記〉提出Camp時,希望能夠用人工化的,不管呈現姿態,別於以往生理性別環扣的姿態以及穿著打扮,用誇張、差異性的方式,凸顯主流性別框架的侷限。敢曝概念的多樣性,我們也可在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作品、酷兒經典《沙漠妖姬》、《搖滾芭比》等作品,窺見其性別文化的差異性。

 

參考資料 : Robert Stam,陳儒修譯,《電影理論解讀》,遠流:2012二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