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紀錄片 Documentary

在電影發展的初期,紀實影片是最大宗的,像是盧米埃兄弟所拍攝的紀實影片,但在1908年後電影市場被劇情片攻佔,手法較簡單的紀錄片便成為附屬品,第一個在紀錄片結構上有所突破的是蘇聯,因他們的資料影片極缺乏,逼使他們必須在有限資源中進行各種實驗,吉加.維多夫在其《電影真理報》(1922~1925)中進行了許多實驗,提倡「剪輯」能使影片產生不同的意義,對其後來者有極大啟發。同時期的羅勃.佛萊赫蒂的《北方的南努克》則開啟另一風格:細膩與抒情氣息。

英國的約翰.葛里遜則極力說服政府成立電影處,開啟英國1930年代的紀錄片運動,他們較注重影片的社會教育功能而非戲劇效果,拍了許多探討社會問題的影片。而葛里遜也對紀錄片提出了一個至今廣為被接受的定義:「對真實進行創意的處理」(a creative treatment of reality),他認為,紀錄片是以某個觀點對真實世界的詮釋,並指出紀錄片應同時具備藝術性,及扮演社會改革的工具。

到了二戰期間,紀錄片是重要的宣傳手段。在德國納粹政權時期,重要作者如蘭妮.雷芬斯坦,其作《意志的勝利》(1934) 以流暢的影像剪輯、富藝術性的光影構圖、氣勢磅礡的配樂構成一部史詩電影。同時期如英國與美國亦開始投入紀錄片創作工作,義大利的人道主義紀錄片則帶起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運動。法國戰後也有電影工作者開始對戰爭進行回顧,如亞倫.雷奈的《夜與霧》(1953)即是之中的出色作品。1960年代之後,人們對於「紀錄片」這個詞有新的體會,而且因為拍攝器材的發明與新思潮的發展,產生了各種不同的運動,如英國的自由電影、美國的直接電影與法國的真實電影。

1970年代起,紀錄片開始受到新興電影理論的質疑與攻擊,尤其以紀錄片對真實的再現模式或風格成為討論重點,並對真實紀錄與虛構劇情的傳統區分方式抱持懷疑,也因此開始出現了混雜著紀實與虛構的紀錄片作品,如日本導演今村昌平的《人間蒸發》(1967)或奧森威爾斯的《贗品》(1973);另外紀錄片也回映了此時期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使得討論社會議題的紀錄片成為主流,並同時重新挖掘闡釋歷史問題,涵蓋內容也更為廣泛。約莫1980年代,歐美社會逐漸擺脫政治風潮,轉向注重個人問題的探討,而紀錄片的手持拍攝與即時記錄,也影響了商業劇情片的創作,如紀錄式劇情片或偽紀錄片,也成為像是恐怖片、懸疑片或喜劇的一種創作方式。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