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2024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永順永和》|中華電信基金會|電影影像教育活動

映後講師 / 游喬婷(本片導演)

本次來到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參加「我們在電影院上課」的,是由中華電信基金會所舉辦「好厝邊小導演」營隊的同學,部分同學們來自如小琉球、屏東大武及獅子鄉等偏鄉地區,參加本次營隊的同學,最後都會以團隊的方式拍攝一部與自己家鄉有關的短片,用自己的視角留下一片家鄉的風景。

※永順永和導演親自參與映後座談

以日常生活及對話紀錄生命故事

本次播放《永順永和》,是一部樸實無華但深具情感張力的台灣紀錄片;以兩位大貨車司機的生活刻畫出蘊藏的故事,不使用華麗的場景或複雜的配樂,只有日常。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永順」及「宇軒」兩位主角,而非名為「永和」的人,所以本片取名《永順永和》引人好奇。兩位主角分別是51歲的資深司機和25歲的新手司機;永順已在這個行業打拼超過20年,他性格開朗,隨遇而安,早年為了還清債務,不分晝夜地開車,宇軒則是因父親與大伯的影響,年紀輕輕便踏入這行,接手了父輩未完成的路,而隨著影片的深入,同學們才了解到,永和這個名字其實隱含著一段動人的過往故事。永順和宇軒都是同一家族中的成員,永和是永順的雙胞胎兄弟,卻在某次跑車後驟然過世,這個意外成為了家族的裂痕,也在某種程度上連結了永順與宇軒。

導演游喬婷以細膩的手法,將這段家庭故事與跑車生活相互交織。在短短的27分鐘內,影片不僅揭示了這個家族中深藏的秘密,也帶領觀眾重新審視那些在道路上奔馳的大貨車司機們的生活。他們不再僅僅是高聳冰冷的車輛操作員,而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普通人。

《永順永和》是以簡單的紀錄形式,捕捉了這個家庭中,承受著不可言喻的傷疤同時又有溫暖的力量,將這種能量傳遞給觀眾,同學們也在觀看結束後,久久不能忘懷那份撼動人心的真實情感。

※觀影後座談互動

導演與導演的交流

導演在映後座談分享到拍攝過程的突發狀況時,有拍攝經驗的同學們都非常有感;有組別表示想要抓拍「猛禽獵捕田中的老鼠」,但畫面沒拍到只好自己「下場扮演」才能順利拍完;也有組別拍到一半場域遇到凱米颱風侵襲災情慘重,但馬上轉念把影片拍攝方向轉為災後重建;另外在討論拍攝主題的選擇,導演分享到本次是因日常生活中的觀察,才引起拍攝的動機時,也有組別分享了自己是紀錄所屬排灣族部落的「小米收穫祭」,以及小琉球三年一次的「迎王祭」,除了為祭典流程留下完整的紀錄外,也宣導進入祭典時的禁忌與注意事項,都用影像的方式,保存了自己參與愛鄉愛土的活動片段。

※排灣族族服
※排灣族族服

而除了觀影活動外,當天下午也是營隊的結業暨頒獎典禮,部分排灣族的同學也身著整套族服「盛裝出席」,成為本次典禮的亮點。

圖、文/劉身威

影像教育活動聯繫:hornerliu@tfai.org.tw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