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2024我們在電影院上課 《兒子的大玩偶》暨文物修復工作坊《與紙質文物的邂逅》|台大CET

電影講師/王君琦;工作坊講師/魏綉芬

電影講師/王君琦;工作坊講師/魏綉芬

文/廖家慧;圖/廖旌策

 

今天蒞臨電影院上課的同學是來自國立臺灣大學CET的成員,總共12位外籍學生,CET是一個美國留學機構,創立初期以中國地區為主要留學版圖,希望歐美學生踏入亞洲學習東亞文化,近幾年CET新增台灣交流機會,最大的目的是學習華語,並一探台灣脈絡的中華文化。

 

延續去年經驗,臺大CET今年也報名參加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我們在電影院上課」活動,藉著台灣電影,認識台灣故事。不僅如此,中心今年更策劃電影課以外的文物修復工作坊,讓CET的交流生們在親身體驗手作的過程中,觸碰台灣藝文靈魂。

 

八〇年代台灣新電影浪潮誕生的第一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傳遞台灣自己的故事

本次電影座談,邀請到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前任執行長王君琦擔任講師,希望將中心的初衷、使命、及此次選片的涵義與故事,完整帶給臺大CET的同學們。《兒子的大玩偶》是由三個小品故事合成的一部電影作品,現場大家對於這種形式的電影感到新奇,「這其實是八〇年代台灣電影製作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採用的策略,即使有一段故事不那麼獲得好評,那還有其他兩段的機會!」君琦老師揣著一口流利的英文講解著。

 

彼時的台灣,正面臨國際地位上巨大的轉變——與美國斷交,因而在政治、經濟、社會等結構上產生偌大動盪,而台灣電影之路也在當時轉了方向。外交關係孤立之後,國內文人、藝術家等開始以台灣為本位,關注屬於台灣人自己的故事、習慣、文化,遂在1983年誕生這部台灣新電影《兒子的大玩偶》。

 

第一篇故事是由陳博正(藝名阿西)飾演一位為了全家生計,身穿小丑裝徒步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三明治人——坤樹」,這是阿西首次出演電影,更在當年入圍競逐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項。在那個廣告方式尚不發達的年代,「三明治人」會在身上掛著電影海報視覺,走入村莊每個人的視線,實屬一位電影廣告人,為了吸引眾人目光,更將自己化妝成小丑,成為大街小巷中最顯眼的存在。這也使坤樹那個未滿一歲的兒子,在他卸妝之後完全認不得自己的爸爸,反映出彼時為了生活失去自我主體性的社會底層故事。

 

第二篇〈小琪的那頂帽子〉講述一位年輕人(戲裡名為武雄)跟著主管到鄉下銷售日本壓力鍋,遇見吸引他目光的小琪,不管在什麼時候看到小琪,她總是戴著帽子,大大激起武雄的好奇心。而另一個故事軸心則是武雄覬覦憨厚正直的主管的老婆,因為他們在異地工作,主管久久才能與老婆碰面一次,武雄望著她,總是莫名產生情慾,想佔為己有。或許是正值男性最躁動不安的年紀,只要出現在武雄生活中的異性,都能撩起他慾望的血液。

 

第三篇〈蘋果的滋味〉刻畫台灣當年存在的一股美國勢力,與台灣市井小民生活有著天差地遠的鮮明對比。住在違章建築的老百姓阿發,一天早晨騎腳踏車的派報路上,意外被美國高階軍官座駕撞倒。阿發是一家五口的唯一經濟支柱,三個小孩有嗷嗷待哺的、有上小學的、還有聽力受損的孩子,睜眼閉眼都在花錢,聽見此事的媽媽早已慌亂得不知所措,不曉得一家未來該如何是好。然而美國軍官將阿發安置在比他們所住整區的貧民窟還要大的美國醫院,有專人照顧的個人病房,承諾負擔所有醫藥費,更要將聽不見的女兒送到外國唸書治療,這讓阿發全家撤底反轉生活。他們吃著美國人的蘋果,雖然每個人都面露難色(一點也不好吃),卻仍然吃得津津有味,因為那是他們透世人(一輩子)都沒想過的富裕生活。

 

「為什麼選用蘋果?」同學在映後提問。蘋果在當時是昂貴的象徵,台灣的一般家庭是無法輕易取得的,看到一大盤蘋果擺在病房桌上,阿發全家人散發一種敬畏又嚮往的眼神,咬下去的那口,不知是因為沒吃過而對於味道感到困惑,又或者是初嚐昂貴的滋味,發現其實也沒想像中的好吃。君琦老師將故事的隱喻更直觀地說明出來,「彼時台灣社會對於美國的感受: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好。」

 

紙質文物修復工作坊,讓外籍交換生看見台灣精緻的工藝與認真的態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有「典藏修復處」,除了影像修復,亦有紙本文件修復,舉凡電影海報、老照片,電影公司遺留之紙本檔案、電影劇本、書籍等,都是紙質文物修復的重點。此次工作坊《與紙質文物的邂逅》正是針對電影相關的紙文物進行修復,本次也邀請中心的典藏修復專家魏綉芬老師擔任講師。

 

修復文物的過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首先要了解文物面臨什麼問題;進而尋求相對應的解決方法;最後以永續保存的方式典藏文物。文物最擔心碰到不可逆的破壞,這會導致修復過程及成效難如預期。而台灣高溫潮濕的氣候,是紙文物保存最難克服的障礙,魏綉芬老師說,「尤其一旦遇到發霉,黴菌咬住紙張,破壞紙質,就如同人類罹癌,是很難根治的!」另外,也有原先裝訂文件的器具生鏽波及文物的狀況。

 

大部分的文物修復前都須歷經「清潔」,紙文物的清潔尤其難辦,因為材質本身脆弱敏感,在清潔過程更要謹慎,包含使用的清潔材料與器具等,都不能二度破壞紙質。電影海報、老照片上常受到膠帶破壞並有殘膠問題,綉芬老師拿出專用工具「水筆」處理殘膠,水筆的水也必須是乾淨中性,不能破壞紙張。

 

工作坊還出現了鍋具及爐子,吸引全班同學在魏老師的工作區圍觀,「我們要煮醬糊!修復所使用的黏膠是要很嚴格要求物質的,用自己煮的醬糊能確保不破壞我們辛苦修復的文物。」魏老師一邊攪動、一邊解釋著。另外,工作坊幫CET同學設計的手作體驗也在煮完醬糊後上工,大家要完成紙文物典藏前的最後一步「裝訂保護」。「文物修復的目的是為了將其典藏,繼續流傳予大家觀賞,永續其價值。所以文物被修復過後,就要將他們裝訂保護起來,送入典藏。」工作坊中,大家運用手邊被分配到的工具,跟著魏老師一步一步將紙文物以安全的方式裝訂封膜。

 

CET的交換生來說這是一場難得的體驗課程,對中心而言更是如此,證實我們的推廣不僅影響台灣學生,更擴及外國交換生,利用電影的力量,將台灣文化傳遞出去,也利用影像教育,讓莘莘學子們在看每部電影時,能看得更深、學得更透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