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2023我們在電影院上課 《日常對話》|恆毅中學

講者:黃惠偵

文/沈如瑩;圖/苗嘉澍

今天來電影院上課的是恆毅中學的同學,老師說他們高一時也來影視聽中心看過電影,希望藉由不同的環境讓同學獲得不同的刺激。這天放映的作品是由黃惠偵導演,曾獲柏林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的《日常對話》,導演並親自出席映後座談。雖然自稱與高中生有世代隔閡,但面對現場看似無厘頭的提問,導演卻都能敏銳地理解問題背後的想法,並且給予認真解答。

 

導演先簡述自己的拍片過程:他從二十歲開始嘗試影像拍攝,希望藉此讓自己對所謂「非主流」的成長過程所產生的憤怒找到出口、讓影像為自己發聲。但這一拍就拍了十七、八年,後來的心境,也轉變為希望藉由拍片找到和母親好好說話的機會。

 

同學們對於導演和家人的關係充滿好奇。關於導演的母親,導演說他從小就知道媽媽會交女朋友,因而視之為理所當然,直到十歲左右時才在其他大人的談論聽到這是「變態」的,在他的內心產生很長時間的矛盾,為什麼習以為常、也未傷害任何人的行為,對其他人而言是不正常的?因此導演開始找書閱讀、看電影,也因為認識一些從事社會運動的人,慢慢釐清自己的想法。

 

關於拍片的過程,導演則分享到媽媽一開始不太配合,導演是告訴他「請攝影師要錢」,媽媽才不再因為覺得無聊就走人。拍片時三、四歲的小孩也耗掉他大把精力,有時從頭到尾都沒入鏡的丈夫(前夫)會負責帶小孩(導演還透露他的第二部片就是以前夫為主角)。片尾大家看來覺得溫馨的祖孫對話,導演卻覺得更像一種親子關係的輪迴,目前十一歲的女兒未來可能也會成為他藉由拍片進行溝通的對象。

 

比起這些技術問題,導演認為拍片時真正的困難在於要直面自己心裡的問題。最後的一場餐桌對話,對他而言真的很難,但導演認為母女關係之所以如此疏離,正是因為彼此有些事情從來不曾提起,彷彿一道無形的高牆,必須說出來才有可能打破。

 

至於自殺離世的父親,導演說現在的自己某種程度上算是理解、原諒他,但那是為了放過自己。如果他還在世,自己可能也會去找他,問一些問題,嘗試了解他曾經歷過什麼樣的人生,為什麼會變成後來的樣子。

 

導演最後提到,他的母親現在還是活力十足、經常交女朋友,無論同婚通過與否,媽媽的個性都更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也希望同學可以對一個人是否要走入婚姻有更開放的心態。在創作上,導演則認為因為現在的設備和技術都很發達,拍片已經不是難事,無論劇情片或紀錄片,最核心的難題仍然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毫無冷場的映後座談,就在同學活力十足的發問,和導演爽朗的笑聲中愉快地畫下句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