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2022我們在電影院上課@國家影視聽中心★《台北之晨》|新北市昌隆國小

講者:蔡世宗

文/沈如瑩;攝影/趙于瑩

新北市昌隆國小的同學以散步的方式來到影視聽中心,觀賞將近一甲子之前,由白景瑞導演拍攝的短片《台北之晨》(1964)。今天的講師是中心研究策展組蔡世宗專員,在放映之前先為同學簡介電影的製作背景。

白景瑞導演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影響甚深,因而赴義留學。這部二十分鐘的黑白短片是導演從義大利學成歸國後的作品,他對上世紀二、三〇年代以影像和音樂描繪城市風景的的「城市交響曲」影片頗有共鳴,因而著手拍攝此片,呈現台北的早晨風景。由於實驗性強,與當時盛行的「健康寫實」風氣不符,未能回到中影支持,製作計畫因而中斷,留下來的是一部無聲作品。2019年,由音樂人林強領銜為此作配樂,呈現出全新的風貌。

世宗老師也提示大家可以留意三件事:「景框」、「攝影機運動」和「聲音」,並在放映後進行討論。「景框」就是「畫面中拍到哪些東西」。同學紛紛發言提到自己看見的畫面,比如在影片中打太極拳的畫面離得很近,拍房子的畫面則很遠。而為何明明是「台北的早晨」,片頭卻是夜晚?導演是藉由這種手法,以破曉之前的景色凸顯出「早晨」。隨著影片進行,出現在畫面中的人物,從三三兩兩逐漸增加,到後段愈來愈多,各行各業的生活在早晨慢慢展開。這座城市的樣貌,也從一開始的農村風光,轉而進入都市化的面向。

攝影機的運動方式則會大大影響觀影感受,本片運用側搖、前進等各種方式帶出城市生活的躍動感和早晨的活力,不過在同學的視聽經驗中,黑白色調的畫面並不常見,有的人對多變的運動感到頭暈,有的人感到昏昏欲睡,還有人似乎聯想起如《咒》之類插入黑白畫面的恐怖片,也可說是一種世代差異吧!

在討論「聲音」之前,世宗老師先讓大家看一分鐘左右的無聲原始版本,並提到在無聲版本中,唱歌、演奏樂器、火車運行等畫面雖然並未傳出聲音,但因為我們具有「聲音記憶」,這些看似無聲的畫面在腦海中好像是有聲音的。在如今很習慣影音並存的狀態中,嘗試更用心地體驗這種不同時代的影像作品,或許會因此有新的發現。《台北之晨》2019年的配樂版本,是同時運用音樂和四處蒐集而來的環境音而成,並不是白景瑞導演當時的設想,更像是這些聲音藝術家對作品的回應。在這個影音氾濫的時代,我們也可以試著有意識地觀看/聆聽影像和聲音,培養不同的感受力。

Q&A時,一位同學對拍攝手法是安排演員還是單純拍攝感到好奇,他的觀察直覺但很精準,在這部類似紀錄片的作品中,其實看得出許多刻意安排的痕跡。昌隆國小的老師則在最後發出大哉問:「什麼是紀錄片,什麼又是劇情片?」世宗老師說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愈是細究愈會感到兩者之間界線模糊。紀錄片應該是客觀的,但其實參雜著拍攝者的視角,也會運用技巧介入。劇情片在八〇年代或更之前的「新電影」中,則在劇情與角色之下展現出台灣的真實生活樣貌。何謂「電影中的真實」,端看創作者的態度而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