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搶先看★《魔法阿媽》:相隔二十三年,延續記憶裡的濃濃祖孫情

講者:王小棣、「那些電影教我的事」水ㄤ、水某

觀眾專注聆聽映後座談,一起回味童年記憶。

文/張懿仁
      
      任何人說起台灣動畫,想必會出現在1990年代的大眾記憶中,擁有一定地位的《魔法阿媽》。從1998年到2021年,終於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修復後,《魔法阿媽》以清晰樣貌與大家再度相見,本次特別放映邀請到新莊周邊學校的老師、教育工作者以及長期致力於電影教育推廣的講師們到中心搶先感受新影廳,而導演王小棣與「那些電影教我的事」水ㄤ、水某也來到現場與觀眾互動。

     「想獻給我的母親,和每一個人的阿媽。」導演王小棣回憶道,《魔法阿媽》的原型架構,來自編劇黃黎明的母親與五歲姪兒黃遠的日常相處。真實世界的這位阿媽,會氣著小朋友鬧脾氣不去幼稚園,卻捨得奢侈地買整排的養樂多給孫子喝。在電影宇宙中,雖然阿媽滿是嫌棄女兒帶豆豆回家,但面對孩子請求協助時,仍一肩扛起照顧責任,如此強悍又溫柔的女性,也許就存在於你我的童年。記憶中或許阿媽總是說些聽不太懂的話、做出我們無法理解的事,但對孫子的疼愛之情遠遠超過任何人。

現場觀眾踴躍發問,珍惜與導演互動機會。

      主持人水ㄤ、水某也好奇,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啟動了《魔法阿媽》數位修復呢?小棣老師分享,許久以前就已有將膠卷數位化的念頭,不過當時沒有付諸行動,直到近期才重新提出想法。修復前以為底片保存狀況不錯,但修復師私底下向老師分享:「這是從業以來前幾名難修復的膠卷。」原來當時製作動畫是以手繪的方式畫在賽璐璐[1]片上,雖然肉眼看不出來,但在歲月侵擾下,賽璐璐片上仍留下一些眼睛無法察覺的痕跡。二十三年前的製作技術以現今的眼光來看,有許多不甚完美的地方,但那是一種紀念,留下當時參與製作每個人的手筆。這些小瑕疵不必特別去除,也是在修復時有趣的地方。

圖(右起)為導演王小棣與「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的水某、水ㄤ。

       座談尾聲,導演特別向現場觀眾致意,謝謝大家看完片尾的集資名單,很感動那麼多年來觀眾對阿媽的支持不曾停止,當年祖孫之間的逗趣往事和編劇初衷才能被保留下來。電影最後出現令人驚喜的《魔法阿媽2》彩蛋片段。小棣導演透露,《魔法阿媽2》中,會有二十年後的阿媽與豆豆外,八十年前的小阿媽也將全新登場。關於續集誕生,導演想多和大家說些專屬於阿媽那個年代的故事,用嶄新面貌重現臺灣在地原創精神,延續歡笑與感動。

映後座談結束與觀眾大合照。

[1] 賽璐璐是一種透明材質的電影膠卷,詳細介紹請見認識電影網站

▻▻有關魔法阿媽數位修復的小故事,歡迎至中心自製的「聽聽影視聽」廣播節目了解更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