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青春答客問之《我的意外爸爸》

撰文:黃致中

原本自認是完美家庭的野野宮家,突然被告知因為六年前一場惡作劇,導致自己的孩子與另一個陌生家庭的孩子互換。血緣與親緣的拉鋸同時在兩個家庭展開,什麼是愛、什麼是家人、該選擇哪一個孩子繼續撫養長大?有言道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又有人說血濃於水、虎父無犬子,話都人在說,抉擇談何容易?在2018年國家電影中心舉辦的觀影體驗活動中,參與者的感受也像劇中角色一般糾結困擾,是枝裕和導演平淡細膩又充滿生命力的人物刻劃更讓觀眾感同身受。現場未能充分展開的問題,就在「青春答客問」裡繼續吧!

─────────────────────────────────────────────────────────────────────────────────────

Q1:我喜歡Q毛家!我覺得Q毛老爸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老爸!相反地,看起來比較帥的良多我覺得他不是個好父親,沒辦法給人安全感,家裡也沒歸屬感。或許發生這種事對他而言是好事?至少他從Q毛那裡學到該怎麼當個好父親了。

A1:很能理解Q毛老爸(齋木雄大)受歡迎的理由,良多的精英主義也確實惹人厭;但要說誰當父親可能比較好,這問題其實意外複雜,會隨著不同年齡甚至性格而改變答案。可以確定的是對小學生而言,齋木雄大是一個完美的父親,脾氣好,人有趣,樂意花時間陪孩子玩,自己還很會玩,連壞掉的玩具都會修,簡直無可挑剔!相反地,良多(改變前)就只是個忙於工作的、傳說中(=媽媽說)偉大的父親。基本上不用期待他陪你玩,而且跟他相處很有壓力,因為他律己律人都嚴,非常努力才能博得他的一句讚賞,然後他又會要你繼續努力,別輸在起跑線上,對小朋友而言這樣的童年簡直堪稱悲慘。

但不妨再想想,到了幾歲開始,你的主要玩伴從父親與家人漸漸轉向同年齡的朋友?快則國中(甚至小學),慢則高中,漸漸地越來越少時間陪家人,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依賴。又是在幾歲之前,你打發時間主要是靠著玩具、壞了還堅持要修好,因為有難以割捨的感情?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實因素會開始在生涯選擇的考量上佔據關鍵的位置?

所謂理想或完美的父親並不存在,每個人的強項與弱點各自不同。會覺得雄大在扮演父親的角色上壓勝良多,是因為影片剛好呈現出雄大最強的一面與良多最弱的一面,兩者相較,自然會覺得前者遠勝後者。也不時看到雄大在如何當父親這點上對良多說教。

但也可以想見有一天狀況可能會反過來,未來某件事情,或許就變成是雄大最弱的一面對上良多最強的一面,到時誰對誰說教就不一定了。但當父親本就不是什麼誰贏誰輸的競賽,愛與家人都不是能競爭的事,而是相互影響,彼此成長。良多(改變後)無疑是個比先前更好的父親。另一個可以確定的事情是:雄大加上良多肯定是最接近理想的父親,而對於慶多與琉晴而言也無需比較誰的父親更好,因為這兩位都是他們的父親,也都會給予他們沒有保留的愛。

Q2:所以最後到底決定要怎麼辦?雖然有猜結局,但沒有給個確定的答案,只說聲「請進」就結束讓我感覺好慌啊。該不會是開放式結局吧?

A2:我認為不能算開放式結局,雖然是沒有明確地講「請進」之後怎樣,但九成九都已經底定了。第一個暗示是當野野宮一家開往齋木一家時,取鏡刻意用了個先前同個路線都沒用過的角度,從車子後面拍到公路旁有個「合流注意」的牌子,這是個小小的暗示。合流,原本分開的兩路併成一路,是之後良多與慶多和解的重要意象,也很可能是最終兩家說聲「請進」之後會發生的事。

當然不能只用這牌子作孤證。決定性的證據是那句「任務已經結束了」,那就是把慶多接回家的一個明確信號,良多總不可能說完這句又把慶多丟回齋木家,太不合理了。再考慮前一天夜裡的攤牌,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嘗試當一家人之後,琉晴的願望還是想回齋木家。第二天早上,當良多看著相機裡的慶多落淚,妻子綠的對白很有趣,表面上在說吃早餐,意思卻怎麼聽都像要良多去齋木家接慶多回家。良多點頭,夫妻在此刻終於心靈相通,良多之後立刻全家開車過去,也像呼應著第一次琉晴來家裡試住時,母子倆才剛過中午就忍不住衝向齋木家的行動。

所以可以肯定兩個孩子都會回自己熟悉的家。「原生家庭」在此有了新的含義:生不是指親生,而是生養、成長,造就的牽絆比血緣要更緊密,但血緣卻不會消失。兩家很可能會變成像親家,雖然沒有姻親關係,互動卻更緊密,因為彼此都有個親生兒子在對方家,假日一起出去玩,一家有事另一家幫忙,甚至考慮綠對於無法多生孩子的遺憾,對於齋木家兩個無血緣的弟妹很可能也會愛屋及烏、視若己出地照顧,畢竟他們也是琉晴的弟妹。這是一場由惡作劇開始的關係,最終卻演變成一種新的家庭/親人型態。沒有人需要被剝奪,每個人都在這場關係中獲得更多,這是一種更多元的親情想像,卻同樣真切地展示出親子之愛的本質,打破了一開始「100%的父母都會選擇交換小孩」的宣言。

Q3:兩個老爸我都喜歡,電器行老闆剛開始看起來像個死要錢的,沒想到人這麼好。而精英爸爸看起來很難相處,後來也逐漸改變,變得更可愛。是什麼造成了他們的改變?

A3:在這部片中的改變都是慢慢累積而成,彼此還會相互聯繫,就像一點一滴達到杯緣然後滿溢。但如果仔細梳理,仍能標示出幾個關鍵事件,就像突然加大了水量,一下逼近滿溢點。一個標誌性的關鍵事件,就是在家庭餐廳中良多提出收養兩個孩子的提議,並遭到齋木夫婦憤怒的反對。

在此之前,良多是瞧不起雄太的,觀眾剛開始也隨著良多的視角看見雄太糟糕的一面,隨後才隨著慶多看見雄太作為一個好父親數不清的優點。良多對此多少有查覺(慶多說想把機器人給雄太修,又稱讚雄太厲害),卻選擇用更加蔑視的態度對待(「那就把暖氣也給他修啊。」這句話無疑在賭氣)。最後在餐廳的爆發鋪陳也很細膩:被雄太修好的機器人在良多眼前轉來轉去耀武揚威,而看不上眼的雄太卻在身旁對他大念爸爸經,他心煩卻無從反駁,因為雄太說的就是正論。那個看似突然的提議,其實是自尊心的反擊:我就要用錢買兒子,你不是喜歡錢嗎?要多少夠誠意?雄太此事的表現終於確立了這角色的高度:輕輕揍了良多一下,說:「也有些東西用錢買不到的。」,最後又加一句:「沒失敗過的傢伙,不會懂別人的心情。」

至此,兩者地位全然反轉,雄太在父親角色上遠比良多更稱職,良多還有許多得學。他對此憤怒、抗拒,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掌控,並不斷累積小小的挫敗,最終達到第二個標誌性的關鍵事件:琉晴離家出走跑回另一個家,他只得低聲下氣地拜訪齋木家,並在此被原句奉還:要我們(齋木家)負責養這兩個孩子也可以喔,一點都不麻煩。

這是良多的尊嚴與菁英主義徹底被擊碎的一刻。他不得不開始學習雄太,努力過,卻得到更痛心的失敗。當琉晴對流星許願「想回到爸爸媽媽身邊」,隨後立刻補了句對不起。他知道這有多傷人,但也實在沒成熟到能說出違心之言。

是很傷人,但這卻也成了良多真正對慶多釋懷的契機。從一開始就埋下了良多對於慶多個性不強硬、不像他而憂慮。在得知慶多流的不是自己的血時,一切彷彿有個合理的解釋,每當他想起慶多個性不像自己,就會重新想起他身上流的血統。但此刻的挫敗確實讓他變得柔軟,他徹底放下了優不優秀這種差異,也因此得以真正去愛慶多這個孩子本身,不是作為自己的延續,而是他視為兒子,對方也會叫自己父親的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像雄太所言,沒失敗過的人不會理解別人心情。他在爭取琉晴的心時失敗了,卻也因此,成了一個更好的、更能理解人的父親。當他終於與慶多和解,一個很棒的小細節是衝過去迎接他們的不只是綠,還有琉晴,他們都真心為彼此高興,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