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青春答客問之《你的名字》

撰文:黃致中

《你的名字》是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於2016年發表的劇場版動畫,票房成績、得獎紀錄與觀眾評價均亮眼,叫好又叫座的佳績一舉扭轉了過往對新海誠作品的刻板印象,也引發廣泛的討論熱潮,堪稱該年度動畫電影的現象級作品。2018年國家電影中心舉辦了一系列面向青年學子的觀影體驗與映後座談,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在活動後收到不少參與者的回饋,許多溫暖的鼓勵、心得與未能在講座有限時間內展開的好問題,就讓「青春答客問」延續這個熱度,一起來聊聊《你的名字》吧。 

─────────────────────────────────────────────────────────────────────────────────────

Q1:當男主角(瀧)剛開始與女主角(三葉)互換身體,我原本期待看到各種搞笑的橋段,結果竟然立刻就跳到了第二天,只用「妳昨天實在太糟糕了」之類的說法含糊帶過。我就悶了!導演為什麼要跳過這段?是拉不下臉賣萌嗎?

A1:這位同學,一聽就覺得你很懂,世上至少有一個人會同意你的意見,那就是協助編劇與撰寫官方外傳小說的加納新太。青春期男孩突然穿越進女孩身體,當然會有很多壞壞的念頭(色色的小喜劇?),身為優秀輕小說作者的他早已察覺這個切入點,從靈魂深處吶喊著:「這種機會怎麼能錯過呢?」

然而最終並未如願的原因未必是導演。《你的名字》是新海誠首次嘗試以團隊(製作委員會)合作的方式。在與團隊,特別是製作人川村元氣的討論間,架構逐漸定型,包括類似「三葉的糸守鎮生活這部分必須在前15分鐘內結束」、「瀧穿越到三葉身體這部分也最好在這時間結束」的細節。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限制?不妨試著從整體結構與劇情起伏的規劃去看。隔多久要一次劇情高潮,高潮之前容許的鋪排時間多長,鋪排同時要交代哪些情報,還得豐富角色形象……如果用這樣的眼光去看,或許會發現真沒有多少時間放色色小喜劇了。15分鐘得拿來開場、放主題曲、還得交代糸守鎮、宮水神社及其特有儀式、三葉一家的概述和介紹兩位重要朋友,所剩無幾的時間就只夠讓瀧摸摸胸部而已,達到目的立刻切下一段。說得極端點,連一秒都無法浪費。

不能浪費,所以要取捨。互換身體的劇情如果只能選一段仔細交代,三葉穿進瀧的身體這段會比相反狀況更值得。男女互換身體本來就有各種尷尬又好笑的效果,無論男換女或女換男都好笑。而瀧進入三葉身體就只是好笑,三葉進入瀧的身體卻不只好笑,還兼具帶出奧村前輩這個重要角色的功能(她是男女主角感情關係的試金石呢)。換成你是導演,會不會這麽選擇?

如果答案是會,那就只能遺憾地對瀧說聲抱歉囉。不過別擔心,加納新太不會讓他孤單的,你想看的,他都寫進外傳小說裡了。

Q2:我很喜歡三葉的奶奶,因為她很有智慧。但我很討厭父親,他大概是電影裡唯一的壞人吧。只是我不太懂,為什麼最後換成三葉去說,他就同意了?他們父女關係不是很差嗎?

A2:關於這問題,有個最簡單(偷懶)的說法就是請去看加納新太的外傳小說《你的名字Another Side:Earthbound》,他花了整個章節細細講述前因後果,關於三葉的父親和電影裡戲份不多的神秘母親。加納新太與新海誠長期合作,其小說往往能在電影未盡之處提供不同的視野與樂趣。看小說確實能滿足粉絲的好奇心,卻不該作為答案。電影的問題應該循電影來解,該解釋的都有埋在各個片段,新海誠只是做了個略為大膽的跳躍,不把大和解直接演給觀眾。這是他喜歡的方式(全片處處都有這般「點到為止」的處理),也是對觀眾的信賴──能看出來吧?彷彿這麼無聲地問著。

用「壞人」兩字去詮釋父親並不恰當。雖然他是主角最大的阻礙,也不難理解觀眾會在同理主角的前提下討厭他;但他沒有做什麼壞事。拒絕相信女兒的夢話是合理的,他畢竟是鎮長,必須為決策負責。因為女兒做了個夢,便強行停止籌備已久的祭典並下令全鎮避難,並不是一個心智正常的成年人會做的決策。

為什麼他終究做了這決定?那就得考慮他的背景。簡結電影給予的訊息:「他因為愛上二葉(三葉母親)入贅宮水家,當過一段時間的神主,直到二葉死去才與家族決裂,走上從政之路。」父親並不是對宮水家的傳統一無所知的人,恰好相反,他是深深浸潤過,有一定知識。與宮水家的決裂可說是信仰崩塌,因為失去二葉而由愛轉恨;然而連結並未斷裂:他沒有丟棄糸守鎮,只是換個方式——現代、合理而機械,與傳統、黃昏與夢境等曖昧無形之物截然相反的方式去守護小鎮。

但如果他能因為一場衝擊(妻子死亡),導致從一種信仰(以宮水神社為象徵)轉向另一種信仰(以鎮公所為象徵);另一場更劇烈的衝擊自然也可能將他帶回來。最合適的人選自然是繼承母親的三葉,卻又不只三葉。在她跑到鎮公所前,父親內心已被多次震撼。首先是瀧,當瀧以三葉的身體怒吼,他明白眼前這女兒體內藏著截然不同的靈魂。別忘了他對宮水家的信仰有了解,自然也不會只從現代精神醫學的角度去衡量。再來是奶奶一葉帶著四葉來找他,那個比他還頑固,老死不相往來的奶奶,此刻前來自然也不可能是扯三葉後腿,而是來幫她一把。父親那一刻的轉變,是動員了電影裡所有人物的情感聯繫才能造就的奇蹟。那些他以為早已隨妻子死去而佚失的連結其實從來未曾離開;而他也因而短暫回到往日的自己,不是鎮長,而是二葉的丈夫、三葉四葉的父親、宮水神社的神主,做出這個決定。

上述都是從電影給的線索出發。而導演刻意跳過煽情的大和解,轉而賣關子吊下胃口,幾分鐘之後才讓觀眾真正安心,也有調動情緒的效果,同時讓敘事節奏更緊密。

Q3:我很喜歡新海誠的作品。看到《你的名字》獲得廣大的好評覺得很開心,但也有點感傷,這算是轉型成功嗎?以後都是這樣的風格?我也不知道怎麼講,感覺很複雜,我想這可能不是我最喜歡的新海誠作品,但看到負評又很生氣,卻不知道怎麼反駁,該怎麼辦?

A3:其實不難理解你的感傷與複雜。在《你的名字》斬獲前所未有的廣泛好評同時,過往較少出現的負評也像衍生的影子般叢生。以前很容易一笑置之,現在好像比較難做到。在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或許正是新海誠導演本人。

或許不妨試著換個角度,欣賞導演是怎麼把這故事講得緩急有致,流暢動聽。有不少人選擇多次進戲院,會想一看再看通常有兩種理由:一是太難懂了得多看幾遍慢慢推敲,二是早看懂了但不知為何就是想反覆看。我個人認為後者比前者更神秘,涉及更本質的問題:關於說故事這門技藝。

我不傾向把《你的名字》取得的成功直接歸因於「因為向市場靠攏」,「因為放了許多好賣的要素,自然賣得好」。這種簡單粗暴的推論令人不安,但或許導演的說法更準確。在一次廣播訪談裡,新海誠被問到關於本片有什麼觀眾反應最不喜歡,大致也就是上述「把好賣的要素集齊,自然就會賣得好」之類,而他回應:「覺得或許真是如此的同時,不禁也在想:如果真的是這麼容易的事,那麼大家也依樣畫葫蘆不就好了嗎?」

「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追求紀錄,只是從結果而言造就了這個數字而已。……只把目標放在熱賣而創作的東西是不會熱賣的。」

那追求什麼呢?他在另一個訪談提到:「嘗試在輕快節奏的故事、107分鐘的電影時間中作出控制……要任何一分鐘都不讓人覺得無聊、之後的發展也想像不到、途中也不會讓人沒了興趣。在107分鐘的時間,讓人毫無疑問的覺得有趣才是我第一課題。」

這樣的嘗試算不算「轉型」,只憑一部作品無法下定論。但就一個創作者而言,更值得擔心的並非轉型,而是定型。能持續嘗試突破現有的自己並取得肯定,始終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