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慢下來,打造體驗的所在─訪董家瑋

文/白哲

猶記得去(2017)年讀到董家瑋在紀工報上刊載的文章,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觀察系列,紀錄了她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對於影展組織的工作以及群眾互動的迴響方面,留有深刻印象;恰巧在約訪之時,也得知她因為工作緣故,今(2018)年稍早也回訪了當初實習的機構,彼此交流該如何在影像教育上施行著力。本篇的經驗分享,將介紹影展與教育資源串聯的概況,以及從董家瑋實習時負責的「沈靜之眼」單元,參照其構築一個觀影體驗場所的企劃經驗,作爲引導學生自行策劃展演的可能性。

橫向串聯,深度耕耘

「他們似乎不缺觀眾……」,不論從影展票房還是教育成效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描述都接近奢侈,是如何做到的呢?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在地深耕的方式,分別從學校教育進行推廣,另外也串聯不同單位、匯集資源,以此培養地方群眾的觀影習慣和興趣,並導入議題與價值思辨。

影展本身很重視校園推廣,因為就影像教育而言,這塊其實尚未正式放入荷蘭的國家教育大綱裡面,因此影展機構的教育部門著力於編纂教材,以及採取能配合學校課程的合作方式,以教師為主要溝通對象,定期邀請市內老師參加放映和培訓活動,推行的方針是讓老師將電影跟現行的課程內容做結合,例如歷史課或公民課,講授的內容涉及都更議題,選取相關主題的紀錄片加入課程討論,如此課程可以因為影片而加分,也不會加重老師們太多負擔,還要特別進修電影相關知識,便能讓影像跟現行教育結合起來。影像機構編寫教材時,也會邀請老師加入編輯團隊,務求降低老師的教學負擔與門檻,期望教學方能順利接受影像教材,並帶到學校課程中。另外,紀錄片影展還規劃了Kids & Docs單元,介紹以兒童為主題的紀錄片,影展期間會進入校園播出,平時也有巡迴放映,在製作教材與實體放映之外,還建置了線上觀影平台,老師可以在線上觀看也可作為課堂教學使用。(註1)

影展機構也透過串聯不同團體組織,共享資源以讓影像傳播得更遠,不僅接觸的群眾面向更廣,容易提升訊息曝光度,也能讓學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放映管道較少的電影。例如「綠色放映」主題,會邀請環保團體合作;又如人權電影節(Movies that Matter Festival)由國際特赦組織贊助,選映和推廣的影片著重在人權議題,透過影像去做人權倡議。雖然強調的是影像拍攝的主題,但還是會跟觀眾及學子說為什麼要藉由影像來表達這些東西,透過電影美學的敘事層面,來闡述議題性的推廣宗旨。或許紀錄片影展本身就承載了議題性的傾向,有想要探究的主軸,所以在編輯教材時,會更加強調影片的討論內容,這也是可以跟課程結合的契機,跟其它領域合作、對話,不論在影展或教學現場,就可能觸動或啟發了潛在的觀影者。這般規劃思維經時間驗證,阿姆斯特丹國際影展培養出了忠實的在群觀眾群頗為可觀,許多中老年觀眾表示他們從年輕時就參與這個影展,可能自小時候學校放映開始接觸影像,青少年或成年後便擔任志工、投入影展活動,甚至提供不同形式的贊助,如此形成的城市文化得以支持影展不斷成長茁壯。

打造體驗的所在

在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實習的過程中,董家瑋投入最多心力的,即是「沈靜之眼」這個嶄新的主題單元,其核心概念是圍繞著「時間」的「慢紀錄片」,源於策展人Martijn te Pas十多年前的觀影經驗,醞釀逾十載終於有機會付諸實踐。這個以「慢下來」為基調的單元,有別於傳統放映,策展人在發想時希望可以依照播映影片的性質,來設計場地規劃、放映前後的活動,並安排裝置陳設。選映片單已經排好,也有了初步的活動企劃,乍聽之下似乎幾近完備,沒有什麼可以額外發揮了吧?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

董家瑋稱Martijn為老闆,但他們運作的方式更像是共同的工作夥伴,以她、Martijn跟另一位策展人為核心小組,針對單元規劃與放映的週邊設計都一起做討論,想到有機會實行的點子便開放討論與嘗試,例如做錄像裝置或跟音樂家聯繫,都放手交給她去執行,職場呈現的不是上下從屬關係,而是大家一起平起平坐地腦力激盪。也因為有嘗試的空間,他們試著納入不同領域的元素進入這個觀影空間,在每部影片放映前會邀請一位講者做短講,邀約對象根據電影討論的主題或相關領域而異,例如《Invention》這部片幾乎從頭到尾沒有聲音,他們就找了聲音藝術家來作講者。

三人小組為了這個單元投注的心力,還展現在體感可觸的諸多細節中,例如他們為了燈光該如何擺放舉頭思量許久,同時顧慮著觀眾要如何進場、入座時會發現座位上擺了什麼東西,放映前要有什麼樣的儀式等等考量。比如,某些場次會在開始前準備茶道儀式,讓大家先喝個茶凝定心神;而其中一部片描述的對象是破產的航空公司,片中該公司的職員每天仍打卡報到,策展小組於是詢問導演有沒有該公司的物件能提供放映場所使用,於是導演寄了滿滿的機上用品來,他們就把航程使用的餐具組在每個人的座位都擺上一份;此外,還有一部片跟日常生活飲食有關,他們找了廚師來,在影片播放到料理味噌的地方時,現場也煮起了味噌湯,裊裊飄香。

除了激發觀影時的思辨與感官體驗,放映場地選在歷史悠久、經過修復的劇場空間,場所本身也發揮了作用。銀幕離觀眾非常近,這樣的距離感受不同於一般戲院,而整體佈置的氛圍更像是自家客廳,營造比較親密的舒適感受,董家瑋說,可以明顯感覺到大家進入空間的氣氛不一樣。因此在映前映後,觀眾跟影人、講者的互動自然而放鬆,不像平時那樣隔空一問一答,可能就近坐在一起聊天,討論此起彼落,甚至活動結束後仍待在這個空間內,不急著離開或趕往下一個行程。事後觀之,透過適當的時間安排、空間與活動設計,觀影者參與時的情景也確實頗為符合「慢下來」的單元宗旨。

「感覺就是一起玩得很認真,像在做獨立策展的單元。」她說:「很不符合所謂的成本效益,老闆也說好累喔」,不過,整體的收穫十分飽滿。

這些搭配影像進行的活動看似異想天開,卻是摸索、激盪與實踐的過程。首次籌備不確定會如何發展,於是齊力嘗試,隨著與不同單位和合作對象交流,前導影像的剪接、聲音設計、場館營造等等面向就有更多新想法茂生出來,單元企劃呈現有機地生長,遠遠超過初時設想的模樣。過程就像董家瑋描述的,「做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就試試看,跟其他人相談,大家一起來。」(註2)

後記:「跳下去,做出來」

上述提及的單元策劃雖然發生在阿姆斯特丹,籌備者且是素有經驗與學養的影像工作者,然而機制是可以參考的;在臺灣,也有在學學生受了影展活動啟發,自主籌辦「青少年影展」(註3)。若將規模與時程縮短,借用操作方法與實作規劃為教案,以班級或小組的團隊規模來進行主題策展或模擬評審團,是可能讓學生得以自主發揮創意的共學方式,「親身下去做」的體驗往往超乎期待。

如此經營一處場所或空間,也可能就這麼成了啟引興趣的所在。就像董家瑋回憶的,高中時誤打誤撞加入電影社的經過,社團位在高雄女中體育館二樓小教室,由某位退休美術老師主持,據說老師會準備手工甜點而被吸引過去,結果第一次去放的電影就在談羅馬教堂修復、在下一次播放的是阿莫多瓦《悄悄告訴她》……讀著老師傳過來的手寫講義,一起窩在這個空間裡分享著心得,沒什麼標準答案,只是開啟了關於電影及其它的漫漫閒談。

 

受訪者小史

董家瑋,畢業於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阿姆斯特丹大學動態影像保存及展演專業碩士,該學程設計為一年學術訓練,加上半年實習並完成論文,她於IDFA實習時也是該影展首度招收國際實習生。曾任職於公共電視台、高雄市電影館,並參與紀錄片及影展相關工作。

 

 

註1:國家電影中心建置的影像教育資源與此部分相互呼應,為臺灣的教學環境提供了輔助教材、學生營隊、教師研習營和工作坊等規劃,詳細資訊可參考「認識電影」網站。

註2:限於篇幅,本文僅能呈現「沈靜之眼」籌備概觀,豐富的活動細節與片單請見延伸閱讀。

註3:可參考青少年評審徐伯瑜訪談。

延伸閱讀

IDFA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實習觀察(一):邁向三十週年的新挑戰

IDFA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實習觀察(二):在地深耕的國際影展

IDFA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實習觀察(三):十年催生,慢紀錄片單元「沈靜之眼」

青春的戰役:訪TIDF青少年評審徐伯瑜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