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讓孩子從沒有同類的個人到彼此成長的社群─訪陳詠雙

文/白哲

前言

「影像教育的機制」此一專欄在規劃上,以電影教育及其推廣方式為主軸,期望透過訪談的意見交流,搜羅影像教育者、影展策展人與視覺藝術家的實作經驗和現場觀察,分享自身求學歷程的參照資源、影展工作時的策劃思維,以及跟群眾的現場互動和見聞反思。討論將著重於「如何觀看影像」到「教學的引導方式」,提供多元面向的教育模式介紹,作為教師設計課程時的借鏡。

首先登板的,是剛忙完桃園電影節的陳詠雙,在大雨滂沱的午後,仍然活力滿滿,帶來豐富的影展活動經驗談!

不一樣的目光:「兒童影展」

媽媽語帶憂慮的問:「升國中年紀的小孩說想當YouTuber,該怎麼辦呢?」

「這樣啊……」陳詠雙側著頭想了想,「只好多叫他們來影展看片啦!」

這是發生在2016年新竹市兒童影展,讓選片人陳詠雙印象頗為深刻的插曲。如今網路資訊便捷,對智慧型手機世代來說,各種影音片段流通快速,或許激起一陣話題熱議,也可能點閱後三秒失去記憶。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要如何吸引學童前來觀影,又該怎麼引導討論,才能在走出戲院後,讓大家帶著收穫回去,這是影展策劃時思考的重點。

因此在選片策略上,選擇了《電影版櫻桃小丸子:來自義大利的少年》,透過大眾熟悉的角色讓曝光度最大化,吸引到以家長與少年學子為主的觀影群眾的目光,再推廣影展專題與周邊單元。在引導方面,放映前會先進行導讀,介紹內容與選映這部電影的原因,這樣的宣傳與活動規劃不僅讓票券索取一空,也收到熱烈的心得反饋。

據陳詠雙觀察,雖然說電視台與別的管道可以看到這些影片,但是在影展場合,坐在副控室裡便會發現,當小朋友在看《飛天法寶》或《搖滾教室》時,滿堂的笑聲效果非常顯著,不禁會訝異,「進電影院看電影」果然是十分不一樣的事情。同樣一部電影,大人或許會將焦點放在敘事手法上,但對學童來說,他們可能對片中荒誕的情節特別有感,有其享受電影樂趣的方式,這就是映後座談可以施力的地方。

對於年齡層較小的觀眾,純粹的講座內容行不通,必須先花力氣勾起他們的注意力,例如以互動問答的方式,或是心得分享,甚至可以抓人上台演一場戲,就演剛剛看過的片中橋段。或許一開始會害羞扭捏,但經過一點點鼓勵,學童很容易放開、大展身手,全體的注意力也凝聚了起來。有時候,電影觸及的題材也可作為教材,例如講到星球運行,透過介紹地球、月亮和太陽的自轉與公轉,把人當成星體請到台上做示範,眾人轉圈圈的效果極佳,學員們很享受自己成為太陽的過程。

置入情境,這是在電影院或放映場合可以採行的引導方法,將興致鋪陳妥當,再點出希望討論或講解的主題。例如「童書大王—羅德達爾」專題,放映的是根據童書與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除了講解故事情節,還能比較影像與文字在表現手法上的差異,並鼓勵大家找原著來看。

用觀影的方式來創造「互動與討論」,以此打造出對話空間與深化議題的可能性,這是陳詠雙在兒童影展觀察到的。比如說,電影涉及到霸凌,其中誰受了委屈、誰被指責、誰又在怪最他人,透過座談引導,這些問題都會在返家的路上持續發酵。影展與放映一方面帶給觀眾看電影的美好經驗,同時也可以讓一起前來的家長跟夥伴度過愉快的討論時光。

她也發現,臺灣短片很適合作為映後座談的邀約對象,尤其是年輕導演在起步時創作的短片,呈現了以童年為主題的共通性,電影回省家庭關係,以此帶出印象深刻的回憶,常常會有祖孫之間或是小孩獨處的情節,因而邀請年輕導演與親子觀眾互相對話,短片時間不長但激發的火花意外熱烈,老師們可以考量納入放映清單之中。

當我們談論電影,我們在談論什麼:「青少年評審團」

兒童影展的客群定位為小學與初中生,對於年紀再大一點的學生來說,影展與映演活動提供的刺激、帶課的方式和討論內容,除了得以加深議題與影像手法的探討,在形式設計上,也能讓學生有更多主動發揮的空間。

以2018年桃園電影節為例,策展團隊規劃了「青少年評審團」活動,除了參考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青年評審培訓」的活動經驗,也向富邦文教基金會取經,學習如何帶領學員進行討論。陳詠雙回顧說:「以前課程內容設計的很豐富,但是同學的熟悉度跟討論火花不夠熱烈,要如何跟青少年學子打成一片,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首要關卡。」

讓學生有參與感,實際動手做、開口說是能有效引發迴響的方法,因此從一開始填寫報名表回答「我是誰?」的問題,就開放學員使用各種媒材,可以透過圖片、文字、影像來呈現自身特質,而收到的回覆也確實十分多元,有人拍攝舞蹈,有人錄製吉他演奏。再者,在課程設計上,總和涵括了觀影、演出、創作與評論,學員不僅是單純聽講,也必須投入肢體的運用,思考影像的構成,練習陳述自己的觀點。

肢體表演課邀請到演員黃河,實際操演帶起了大家的參與度與期待感。而講述性質的課程,講師們則藉由提問技巧,攫住學員目光——在講述影像美學時,針對畫面元素與劇情內容的關係,鼓勵同學發表意見;在談論電影的選角時,講師介紹完這個職位後,便請同學們分析左鄰右舍,介紹你身邊的同學有什麼特點,以此貼近劇本中的角色。這些課程傳遞了不同面向的知識,也累積了討論的能量,在最後的模擬評審過程,大家在看片後積極地投入評選討論,有機會得以發表自己對影片的觀點十分難得,這般置身參與帶來的學習成就感很顯著。

因應學員的表現情況,假使氣氛不如上述主動呢?陳詠雙認為,參考高鳴晟剪接師的上課方式或許能有所啟發。他會先播放一段影片,例如《進擊的鼓手》中全部都是對話的橋段,再對一顆顆鏡頭進行逐格分析,逼問學員:「你在這邊看到了什麼,明明都是對話,這顆鏡頭跟前後有什麼不一樣?」以此引導同學觀看鏡頭設計的細節、剪輯鋪排的張力,同時也以個人的談話風格作為輔助。陳詠雙描述在場觀察,學生從原本的低頭到抬頭,神色從緊張到放鬆,由表情可以發現,他們對於演員的表演、鏡頭的視角編排,都有了不同的收穫,而這樣的帶課方式是可以被學習操作的。

鬥陣的同伴

在影像教育上,不論學生原本就具有積極的興致,抑或是被動地觀看聽講,藉由教學技巧作為敲門磚,促使學員主動去參與、體驗及討論,可以讓一同學習的老師與學生,注意到自身視野之外的事物。從劇情下手,以個人的生命經驗連結到影像美學,容易以較快的熱度進入狀況,從「你看到了什麼?」刺激回憶,討論最深刻的場景,其中角色在裡面碰到的情緒與事件,再進而講述影像的知識和脈絡,這是結合情節、議題探討與影像美學的著力點。

透過影展或營隊的形式,讓學生經歷一段密集體驗的過程,訓練並鼓勵學生願意去提出自己的觀點跟看法,學員們往往會意外地收穫:原來自己可以這樣討論作品,明白跟別人討論擦生的火花是怎麼一回事。只要引發了興趣,便打開了探索的可能性,學員們更有機會往自身感興趣的面向去接觸。

最理想的狀況是,發展出興趣並結交到可以揪團的朋友,一起看電影一起討論,形成一個陪伴彼此成長的社群,如此一來,便不再是「一個人,沒有同類。」

 

受訪者小史

陳詠雙,畢業於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大學時成為熱衷影展的影迷,從台北電影節志工開始參與影展工作,在學期間曾至楊力州導演的工作室實習。畢業後加入鄭文堂導演工作團隊,從事影展規劃、電視劇與紀錄片製作相關工作。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