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偏鄉實作✭2019【中區】臺中石岡國中

講者:林孟儀老師

  1. 2019-11-22

文/楊舒涵

課前即聽聞老師轉述同學相當期待今日電影課,因而當講師林孟儀一進教室,便得到滿心期待的招呼聲。由於這次課程時間相較短,所以跳過了解影像起源,及圖像到動態影像的單元,直接從認識電影類型開始,為了曉得大家平常看哪類型的電影,孟儀老師起頭即提出幾個疑問:「喜歡看電影嗎」、「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為什麼選擇這些電影」、「在哪看這些電影」,試圖讓他們意識到電影類型的概念,並以《蜘蛛人3》蜘蛛人解救女主角的段落為例,解釋英雄電影會有哪些公式。

接著孟儀老師排出許多關鍵字卡,請同學為分配到的類型挑選適合字詞,其中比較有趣的是歌舞片組將「飆車」選入。經過對類型關鍵字的考驗後,講師繼續介紹武俠片、歌舞片、科幻片從過去到現代歷經的變化,像是武俠片1960年代胡金銓的《龍門客棧》、《俠女》都是拳腳功夫,但到了李安的《臥虎藏龍》,技術日益進步,因而有能力利用特效、拍攝方式讓整體畫面呈現唯美效果。

除了技術改變,電影類型的形成,也和當時的社會狀況息息相關:像是台語電影蓬勃發展和那個年代人民多數以台語為母語有關;愛國政宣片興起,是因臺灣退出聯合國等政治因素。

講師林孟儀講解學生完成的場景設計。

由於不同電影類型各有特色,為達到導演需要的氛圍,電影美術於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孟儀老師也舉了《記憶月台》、《賽德克‧巴萊》、《藝伎回藝錄》等作品,讓大家見識優秀的美術設計:能在室內打造電車月台、在國外搭出日本建築和景色。看完電影案例後,同學們化身為美術設計人員,為抽到的類型主題打造場景。知道有實作活動每個人皆躍躍欲試想動手,利用老師和自備的不同材質物,如牙籤、紙箱、塑膠袋等,簡單上色、撕碎、組裝和黏貼。最後,每組派代表上台分享創作概念,同時,孟儀老師亦針對各組作品提出建議。

本次參與同學對電影的基礎認知,是偏鄉實作工作坊裡理解最多的一間學校,面對講師丟出的提問,幾乎都可以回應,或許與帶班的李老師積極提供學生多元資訊有關。李老師除參與本活動,也曾借用國影中心開發的《導演開麥拉:認識電影教具組》)(試用版)擬音單元,多方嘗試不同影像教育活動。本計畫一路走來遇到像李老師一般有教育熱忱的人,期待未來持續走進校園,集結到更多夥伴,讓電影教育有朝一日得以遍地開花。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