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教師培訓★《電影開麥拉》繪本工作坊

講者:朱卿鋒老師

  1. 2019-11-12

國家電影中心多年來致力推廣電影教育,而臺北市永樂國小選定繪本《電影開麥拉》為學生指定讀物時,便欲與國影中心合作,期藉我們企畫影像教育活動之經驗,為校內教師及導讀志工規劃課程,學習如何閱讀《電影開麥拉》,充實相關知識再傳授給孩子們。 
由於國影中心近年也開發不少電影教材,包含漫畫《消逝的後街光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官網、「認識電影」官網、「導演開麥拉:認識電影教具組」、繪本《魔幻大戲院》、《電影必修課》套書、「認識電影輔助教材」等,與《電影開麥拉》欲傳遞知識相符,故將教材資源導入活動中,讓教育現場的教師、志工,能更充分了解資訊取得之管道。

壹、電影的發明、電影與藝術的關係

一、電影的發明(視覺成像原理)

  1. 先決條件:視覺暫留現象(翻動的動作出現上一幅畫面的殘影,因此產生連續動作的錯覺)、攝影術(動態捕捉)、間歇機械裝置造成閃爍、投影在平滑面(銀幕)
  2. 電影將連續影像以攝影術停留於膠卷之上,早期的電影至少要一秒16格,後來則是以24格為標準。


觀眾Q:那現在李安拍120格的問題出現在哪裡?

講師A:李安覺得我們的電影應該要更往前進,他的電影是一秒120格,所以畫面非常的細緻,但也因此需要非常強大的設備(也就是他的光線需要很足夠因為這些電影太細緻)。但我覺得他可能被技術給限制住了,因為設備的不足他沒辦法去挑戰一些很慢、很暗的細節。李安的電影其實是跟現在的VR一樣是想讓人進入沉浸式的體驗,試圖讓大家和電影中的角色一樣體驗非常擬真的感受,相較於VR李安的電影還是用銀幕來呈現,不過其攝影的技術仍舊是很高的。

講師朱卿鋒帶領學員了解電影的成像原理。

二、電影:從過去到現在

  1. 簡介電影的發明家們:法國科學家瑪黑(Étienne-Jules Marey )、電影之父盧米埃兄弟(Lumiere Brothers)、魔術師梅里葉(Georges Méliès)、英國運動迷馬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美國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 
  2. 瑪黑是研究人跟運動動態的科學家,其將攝影機做成槍的型態(攝影槍),捕捉動物的運動樣態。
  3. 馬布里奇製作了「運動圖鑑」,透過視覺暫留現象記錄動物的運動。
  4. 盧米埃兄弟的《離開工廠的工人》在1895年第一次做收費的公開放映(電影首映),奠定了看電影的儀式性的行為(就是我們要買票才能看電影)。此外,《離開工廠的工人》也是我們認為的第一部紀錄片,算是寫實主義的代表。
  5. 梅里葉是一個魔術師,前幾年有部《雨果的冒險》有把梅里葉的故事放進去,蠻適合和小朋友們分享。他的第一部片是1896年的《消失的女人》,在盧米埃兄弟拒絕賣他攝影機之後,他就自己製作了一部攝影機拍出這樣的一部片,在片中看到女郎的消失是梅里葉用暫停拍攝的方式,將攝影機停止並在下一個鏡頭放出骷髏,所以在連續放映時女人和骷髏都會突然出現,造成觀眾產生一種類似戲法的感覺。梅里葉的電影會將他的想像元素融入拍攝之中,所以其電影型態主要是形式主義的、表現主義的。
  6. 從這邊可以發現我們電影的始祖已經往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了,盧米埃兄弟是比較寫實主義的形式,而梅里葉則是較為奇幻、形式的表現主義。

三、電影技術的歷程

  1. 1880-1904年電影發明,早期的電影是無聲默片。
  2. 1920年代流行將電影上色,像梅里葉著名的作品《月球之旅》是用人工手繪的方式上色,需先將膠卷漂淺才較好上色,由於片中色彩多樣因此在對膠卷一格一格上色的過程是非常耗時的。
  3. 1930年代則有新的技術出來——特藝色彩(Technicolor),是真正的彩色底片,但當時的彩色底片顏色並不如現在這麼鮮豔,像早期的《綠野仙蹤》、《亂世佳人》等,但因為當時彩色電影造價昂貴且不夠穩定,所以1940、1950年代都還是以黑白電影為主,大約到1950、1960年代時才漸漸淘汰掉黑白片。
  4. 1927年第一部有聲電影出現——《萬花嬉春》。
  5. 1927年的《爵士歌手》是第一部把同步錄音加入到電影拍攝中的電影,但除了歌舞音樂外,演員只講了一句話「你什麼都還沒聽到呢」。
  6. 1928年的《紐約之光》是第一部「全部都有對話」的電影。
  7. 1950年代彩色底片慢慢普及,臺灣則要到1960年代左右才有彩色電影的普及。
  8. 1960年代電視被發明,人們開始覺得電影不是唯一的享受,也因此威脅到了電影的發展。於是在電視出現後,電影開始思考如何留住並吸引觀影群眾,所以追求更寬廣的電影銀幕以及大場景的製作(像是史詩類的電影),讓觀眾必須到戲院才能享受到這樣的效果。1960年代的電影也做了許多嘗試,如香味電影(配合電影放出香味)、早期的3D電影,同時為迎合美國人的休閒型態,電影也發展出了汽車電影院這種次文化。
  9. 1970年代開始出現講究聲光效果、特效的電影,如《星際大戰》、《超人》、《侏羅紀公園》。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是第一部大量使用電腦特效的電影。
  10. 1990年代之後「動態捕捉」技術出現,原理是真人演員用電子元件捕捉肌肉動態再透過數位特效去做後製,如《魔戒》、《阿凡達》、《猩球崛起》。
  11. 2010年代數位放映(DCP)發明,將電影儲存在硬碟裡再到影院做解碼放映。DCP有不易損傷的優點,而影院也可以據此去開發他們獨有的影音享受,如3D、IMAX、ATMOS(全景聲)。臺灣第一部全部用ATMOS(全景聲)做的電影是《KANO》,將聲音設計從2D提升到3D的形式,觀眾要進到戲院才能感受到電影中較細微的聲響,這其實也是現在電影為了對抗數位時代(電視、網路)所做的努力。

貳、電影的誕生、影展與電影節

一、一部電影的誕生
(一)前製階段:電影開始拍攝前都算是前製階段,包含劇本創作、找資金、組隊(把劇組人員找好)。前製階段較重要的劇組人員有製片、編劇、導演等。

  1. 製片:一個團隊的行政統籌,要負責找資金、跟演員簽約、安排各組開會、工作的紀錄安排還有場勘等。
  2. 編劇:劇本分成原著劇本與改編劇本。即電影劇本可以是原創發想,也可以依文學、戲劇等創作進行改編,像返校就是一個改編劇本(改編自電玩)。
  3. 前置會議:前製階段大部分都是在開會,前置會議可以做很多事,像是勘景→讀本→分鏡會議→試鏡→定裝。前置階段可以很長,像魏德聖導演前置期都是以「年」計算,因為要做很多田野調查、歷史考究等,一般的商業片可能兩三個月左右,視資金、拍攝規模而定。
  4. 前製階段的尾聲會進行試拍,使用拍攝期的所有設備實際進行拍攝,測試器材並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調整。

(二)拍攝階段:有片廠(棚拍)跟實景拍攝。

(三)後製階段:電影殺青後進入「組合」的階段,因為電影的拍攝不一定是按照劇本的順序來進行的,這部分的電影元素會交給剪接師處理。

  1. 通常剪接會分為初剪、很多版本的剪接,等確定最終版本後就會產出「定剪」。
  2. 完成「定剪」後則會進行「聲音剪接」,排除電影中不需要的雜音,有時也會加入「擬音」。
  3. 聲音與畫面的剪接完成後,最後會進入「特殊效果」(特效)階段,調整電影的色彩與場景等,簡單來說就是電影的PS,現代的電影特效甚至可以把夜戲日拍,如《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也有用到特效。

(四)發行映演:完成電影後就會進行發行與映演,把電影帶到觀眾面前,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了。

  1. 影片完成後在臺灣有兩種院線發行:商業院線、藝術院線。商業就像是威秀這類型的影院,而藝術院線則像是華山、真善美等。
  2. 數位發行:如FRIDAY影音、NETFLIX等線上串流平台。OTT(線上串流平台)、MOD(隨選視訊的多媒體平台,呈現於電視機)。

二、電影劇組

  1. 導演組:包含副導、助理導演、場記等。
  2. 攝影組:攝影師、攝助(跟焦、確認檔案)。
  3. 燈光組:燈光師(常和攝影組、導演組密切合作)。
  4. 演員:除了演員外還有替身演員。
  5. 製片組:臺灣通常會分前期製片和後期製片,現場還會有一個執行製片,另有生活製片、外連製片等。前期製片多是和人談判,而後期則需要跟數位較熟悉的人擔當。
  6. 美術組:包含了設計師、質感師(要懂攝影、光線並對空間有想法與電影感的人),控制整個電影視覺上的感受。
  7. 造型組:服裝、髮型、化妝,統稱「三妝組」。
  8. 電影產業不只有創作環節的從業人員,如電影公司的宣傳、戲院工作人員、研究學者、影評人、影展從業人員等也屬於電影工作者。

參、實作教學活動

  1. 魔術轉盤(Thaumatrope):將轉盤兩面畫上不同的圖案,快速翻轉就能看到影像合而為一,可搭配橡皮筋較容易操作。
  2. 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又稱作動畫風車,是一種簡單的動畫放映裝置,轉動圓盤時,人們可以透過鏡子在連續畫面中間的縫隙觀察到循環播放的連續動畫。
  3. 走馬畫筒(Zoetrope):利用圓筒結構,透過連續畫面中間的縫隙觀看筒中畫面,和費納奇鏡相較可以不用藉由鏡子輔助就能看到連續畫面。

肆、學員提問與講師回覆

Q1:電影中心的教材是否可以外借到學校給老師們使用呢?

A1:電影中心推出的教具箱主要分成四個單元,目前還在試行階段,最快將於明年完成修正與課程內容的調整,屆時亦會開放學校借用。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