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觀影體驗✭2017⟪黑熊森林⟫映後座談|東華附小

講者:李香秀導演

  1. 2017-11-01

Q1:從以前的夢想就是當導演嗎?

A1:講到夢想,我小時候很喜歡看電影,高中的時候就很期待有一天可以當導演,也已經很清楚的跟周遭的朋友表達,希望有機會可以從事電影的創作工作,所以高中畢業後我就很確定要唸跟電影製作有關係的學校,然後我也順利考上世新大學。
 

Q2:還會再拍類似的片嗎?

A2:上一部片⟪南方澳海洋紀事⟫是在講漁民在海上捕魚的故事,這次的⟪黑熊森林⟫就跟山有關,我已經包山包海了,不知道還可以包什麼,天空已經有齊柏林導演拍的這麼傑出,我其實常常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不希望再有動物絕跡,雖然黑熊離大家很遙遠,但保育的工作大家可以一起做,如果將來還要把攝影機對向野生動物的話,我會關心那些瀕臨絕種的。
 

Q3:導演只喜歡拍跟自然環境或跟生態有關的東西嗎?

A3:以前拍過歌仔戲,後來拍了海洋跟山,我拍片的主題沒有限定,但我學拍生態是從⟪黑熊森林⟫開始的,拍歌仔戲是講過去的一段歷史,海洋是講漁民的生活,拍黑熊是因為我們跟黑熊太遙遠了,藉由拍攝讓大家知道、認識台灣山林的故事和台灣其實是有黑熊存在的,而且跟我們一樣是腳踏在這塊土地上,我常常挖掘一些稀有、少有、沒有人去紀錄的題材,所以這部篇就成為很好的環境教育的電影。
 

Q4:紀錄片是沒有劇本的,拍片的時候就像在寫一篇文章,如何決定紀錄片的架構?以⟪黑熊森林⟫來說,何時要結尾或是之前的構思跟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A4:紀錄片跟劇情片一樣的是有前置拍攝跟後製剪接,在做紀錄片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來做田野調查,完整的名稱是「田野調查與研究」,田野調查是假設要拍⟪南方澳海洋紀事⟫,我就要花時間去南方澳做觀察,那邊有一間檳榔攤,是漁民們每次出海回來閒話、聊天的地方,內容都會跟漁業有關,所以我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邊聽,獲取一些資訊、認識一些人,可以決定未來要拍誰、怎麼拍、要談什麼話題,研究的話我會去看有沒有人,從不同的角度、知識範疇寫過南方澳的論文,所以拍紀錄片會有這個過程。劇情片是要寫一個劇本,是一個編劇,也許會有田野調查的過程,但會先有一本劇本,大家再根據那本劇本去拍片,可是紀錄片是根據一個企劃案,企劃案裡面有標示一個主題、人物、觀點,朝著中心思想去走,田野調查做的夠扎實的話,有一些出乎預料的事也比較能夠迎刃而解。
 

Q5:請問導演有看過熊嗎?在拍片前是爬山高手嗎?拍到的動物都認識嗎?

A5:我在拍⟪黑熊森林⟫的時候,連山都很陌生,我根本沒登過山,因為決定了黑熊這個題材,才開始學習怎麼登山,雖然動物園離我家不遠,但我告訴自己要在山上看到第一隻黑熊,當初在要拍⟪黑熊森林⟫的時候沒有人預期我會拍到黑熊,我在深山裡看過七次黑熊,成功拍攝是兩次,在電影裡看到的很多動物,一開始也不知道是什麼動物,但我跟攝影師說:「活的都拍,能遇到就不錯了。」回來的時候我身上有一本圖鑑,就邊翻邊確認,但後來也漸漸的知道了。
 

Q6:紀錄片導演通常手邊不會只有單一一部片,在這六年的拍片期間,是只有單一在⟪黑熊森林⟫這部電影嗎?那拍一部電影需要多少的花費?

A6:這次有企業贊助,不然通常一部片拍完可能會負債累累,紀錄片跟劇情片不一樣,大部分都是創作者錢不夠就去跟銀行借,我當了導演、製片、剪接、攝影...等工作,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部需要長期抗戰的過程,聘人會是一筆龐大的支出,所以我身兼多職,紀錄片常常會拍得很辛苦,導演有的時候像苦工,紀錄片的分工沒辦法像劇情片一樣那麼細,導演要身兼很多工作,要找錢,運氣不錯,拿到一點錢走一點路,沒錢再去找錢,所以我是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前兩部拍完的時候負債累累,花幾年的時間之後,再繼續下一部,在戲院上映的時候觀眾給的回饋蠻多的,票房沒有讓我賠錢,所以紀錄片本身職務跟職務界線沒有這麼明確,因為走的時間多數是長的,沒有辦法正常的營運。
 

Q7:有一些晚上的畫面是導演親拍的還是架設自動攝影機?

A7:米奇出現的時候,我沒有在場,因為太難了,我是用24小時監測拍攝的。
 

Q8:為什麼電影裡寫米奇是最後一次出現?

A8:黑熊為什麼到大分?因為有青剛櫟的關係,那是一片一片的純林(青剛櫟林),每年的十一、十二月會長果實,如果猜得沒錯的話,米奇離開的時間是十二月二十五號,我是用24小時監測拍攝的,我把兩部機器綁在樹上, 然後感應到熱源就會自動偵測,我會判斷米奇是最後一次是因為機器被牠甩到地上,另一部就再也沒有偵測到米奇的身影了,我認定是米奇要離開之前故意把機器給拆掉不想讓別人用。
 

Q9:這部片是想要幫林淵源大哥跟黃老師做類似半自傳式的電影,還是說因為要拍這部電影需要籌設 一些東西,知道黃老師是研究黑熊的專家,做了這麼多辛苦的工作,所以順便把他們帶進來,或著一開始的企劃根本沒有這兩位的角色,只是純粹的拍台灣黑熊?

A9: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拍⟪黑熊森林⟫,在我拍完海的時候,我有意識到是不是應該拍山,因為山跟我們很遙遠也算很封閉,我們是海島被包圍,但其實台灣的島嶼有58%是被山林覆蓋的,以前甚至更多。我善於拍人,對於生態很陌生,後來想到可以拍黃美秀老師,老師又是做黑熊的研究,所以自然而然我也拍了黑熊,再來1998年到2000年這三年老師累積了一本手札,出版了這本手札,是我一個很重要的故事來源,以黃老師跟林大哥的互動最精華、動人的部分都在那本書裡,他們兩個人一直有一種對比性,性別男女、科學獵人、漢人跟原住民,連性格都差很多的兩個人,在互動當中所衍伸的故事都很動人。

⟪黑熊森林⟫是設定在一個人的故事行徑、講述的過程中,生態的點點滴滴鋪陳在其中,這部片是有人文性、故事性、結合生態的紀錄片,所以我不會說他是一個純然的生態紀錄片,但有生態紀錄片的元素,被鋪陳在人的故事當中,我一直想營造不同的世界,我們是被動物包圍的,在平地卻是相反過來的,動物是被看的,在大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被看的,更嚴格地講,我是一個侵入者、陌生人、局外人,再來就是跟隨著黃老師跟林大哥的故事,所以我當初做的企劃書,最終是有完成出來的。

主要是因為那是用時間去堆的,我要拍那些動物必須花很多時間去蹲點拍攝,到最後我已經數不清我在山裡的是日子有幾天了,六年累積出來的這部片,再加上大分是冬天動物比較多,所以每年的冬天我必須要全心投入,因為我在教書,所以也跟學校請了好幾年的假,後面也有好幾年的寒假在深山裡守動物,看到的每個畫面、一種動物可能是花一個禮拜的蹲點拍攝拍到的。
 

Q10:本片的後半部有出現熊掌斷指甲的部分,但沒有用太多的琢磨去解釋,為何會有這個現象產生,反而用動畫去做一個淺淺的描述,為什麼導演沒有去強調生態保育的部分,是不是有什麼隱含的意味在後面?

A10:主要是故事軸線的問題,如果講太多對我來說會變另一個故事,這件事情又非談不可,因為十五隻裡面有七、八隻都有斷掌、指這個問題,從黃老師抓了好多隻熊,鋪陳到很證據性的畫面出現,就是都沒了(指甲、掌),影片中都有提到是捕獸夾的問題,再加上影片裡面動畫的部分,熊斷掌了爬樹的困難度就增加很多,就沒辦法生存,很多人看過那段之後,影響跟衝擊的力量已經很大了,但知識面怎麼去傳達,我覺得就是另外一部片了。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