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教師培訓✭2017國小教師實作工作坊側記

撰文者:朱孟瑾

  1. 2017-10-24

2017年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的國小教師工作坊,9月20、27日於台北文創大樓的多功能會議廳舉行。這兩天裡,會議廳權充教室,三十多位老師兩兩一組坐在台下,宛如小學教室的坐位配置,聚精會神聆聽台上講師,有時低頭筆記,有時拍照紀錄。

場面看似尋常,但這場工作坊與我過去習以為常的影像教育課程截然不同,講師不再只是端坐在講台前逐一分析影片調度,而是活潑走進座席間,強調和學員互動。一開始報名回函就要求老師們攜帶色筆與剪刀,顯示這不是一場用耳朵、眼睛欣賞電影,轉動腦力即可的工作坊,而是充滿手動實作、仰賴學員手腦並用的體驗之遊。

不一樣的影像教育

國家電影中心主辦的「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今年邁入第十年,一直以來視電影美學教育為核心精神,多年來持續不懈的推廣,超過兩千名師生共同參與,也累積豐富的「認識電影」教材(可參考網站http://edumovie.culture.tw/)。在這十年當中,專員們勇於嘗試舉辦不同學齡的研習營,像是高中電影研習營、中學教師共學社群、國小教師實作工作坊等;每個階段也因應學員身份不同,構思不同面向的電影課程。

以「國小教師實作工作坊」為例,課程共有「電影欣賞」、「表演」、「電影場景設計」與「電影的誕生:視覺暫留與逐格影像」四類。再從四類中擇二,組成兩日工作坊,分別在北中南區開設,內容是過去兩年國影中心推動的「離島及偏遠地區國中小電影賞析和實作課程」的精簡、轉化版,將對象改為授課國小老師,課程總共六至七小時。

這四個單元與各別講師重視層面相異,有的專注分析影片,拆解畫面背後意識;有的以戲劇概念破解敘事,從表演出發感受上台演出的困難。而我這次參加的北區課程則是「電影場景設計」和「視覺暫留與逐格影像」的組合,由鄒雅荃與許岑竹講師分別主持。考量老師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與其教授過於艱深的概念或太龐雜的內容,課程更重視師生互動,以及動手勞作的觸覺感受,希望老師們能將實作的成就與體驗感帶給小朋友,為孩子們撒一把想像的種子。

於是色筆、剪刀、圖畫紙、雙腳釘登場,在這兩天裡,我們不止學習如何看電影,也透過動手動腦來構思電影、空間與視覺原理。

電影場景設計:對空間的想像與視角

當天走進會場,很快就注意到一位個子嬌小、T-shirt配牛仔褲、短髮配布鞋,全身散發能量的女性,果然就是這次「電影場景設計」單元的講師。鄒雅荃講師靈巧的肢體語言和強大氣場,很容易猜出劇場身份,她平時從事幕後舞台燈光設計,也身兼幕前表演,是自然而然劇團現任團長,同時還是國影中心合作的影像教育工作者。這天下午五點多課程結束後,她還行色匆匆地要趕去寶藏巖演出呢。

過去常見的電影教育方式,總是從看影片開始,影片播放結束後講師依電影構圖、攝影、場面調度等進行講解,經常全面概括卻流於抽象,難以一時掌握。雅荃講師則善用劇場經驗,從你我身處的現實空間來理解電影場景的敘事功能,如原本是會議廳的空間,因桌椅排法不同就轉變為教室空間,也動用平時不常見的平面圖、透視圖、剖面圖,強調格局、擺設和燈光是如何影響人對空間的認知。

現實生活的空間因應不同用途而改變,電影中的空間也是如此,會依據不同劇情需求打造適合的場景,而佈景、燈光、美術和鏡頭視角各環節息息相關。因此義大利黑道與台灣黑道穿的衣服、身處的空間景色絕不相同。一旦有了空間意識,就能更了解電影場景的敘事,也能強化對現實生活的觀察。

課程間,雅荃講師充沛的劇場活力展露無遺,僅僅開場電影分工的暖身問答,一問一答間已經在五排桌椅中穿梭一遍,而她對學員聲音的重視,也讓回答自四面八方湧現。在運用各種空間圖例,甚至以會議廳現場空間舉例時,更時常活用肢體,巧妙帶動現場氣氛,連帶感染到最後的分鏡圖展示。

第一堂課程接近尾聲時,雅荃講師讓老師們分組並出了一道作業,根據她給的故事開場大綱,三十分鐘內畫出想像中的故事分鏡圖與場景平面圖,接著上台展示介紹。極短的時間,激發老師無窮潛力,最初悲鳴哀嘆畫不出來,後來熱烈投入討論不停,還有老師發揮美術長才,堅持不止要畫出來,還要畫好畫滿上色,力求做到最好。

最後展演的分鏡圖當然不是完美作品,有些視角矛盾,也有些畫面不連戲,然而每張圖都是歡樂的分享,也是老師對空間思考的心血證明,未來他們可以把這套分鏡圖遊戲帶到課堂,讓小朋友分組合作、討論、畫圖、甚至動手做場景,藉此理解空間概念,進而延伸至看電影。

電影的誕生:視覺暫留與逐格影像

第二堂課的講師許岑竹小姐,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學院電影創作碩士,主修實驗電影,現為電影創作者,也從事電影教育工作。民族風服飾,文靜黑直髮,給人藝術氣息的她,熱愛電影手工藝,此次課程便結合電影的視覺原理與動畫的手作功夫,讓學員充份體會製作動畫的艱辛和趣味。
 
岑竹講師利用動畫所需教學時間較短,材料容易取得又好上手,可以手工製作同時兼顧體驗樂趣的特性,設計了一石二鳥的教學方案。原本課程還包含修復膠卷部分,但考慮到老師的教學與保存修復較無相關,她果決捨棄此部分,加強教學經驗的分享,把過去在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學經驗分享給老師,尤其是改良教學內容的過程與可能性,像是如何引起孩童興趣、勞作的難易度、小朋友注意力、材料選擇等等。也因為她的實作設計簡單又容易複製,多位老師仔細記錄,下課後還分別請教。
 
課堂上,講師從視覺幻象介紹起,從以視覺暫留、手翻書的「動」畫呈現逐格概念,到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的閃爍,最後形成完整的動畫影像。她一層層還原動畫形成的視覺原理,而每一層解釋都伴隨一次小勞作,例如製作轉盤。
 
她會先示範步驟,邊提醒過去經驗遇到的困難,如小朋友不太會用剪刀、畫得太複雜難以作成逐格動畫、逐格間的動作差異太大形成動畫斷裂,或是排斥畫畫怎麼辦等,各式各樣微小卻攸關小朋友信心的關卡。接著學員們親自動手做一遍,讓大家能直接感受視覺原理的效果,以及製作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抑或成功的樂趣。有時岑竹講師也會播放小朋友的成品,和老師討論改進空間。
 
勞作結束後,趁著動畫在手中成形的成就和體驗感還未消散,岑竹講師還播放一些動畫短片給學員看,不只讓學員們了解電影與動畫背後所仰賴的原理,與方才操作的趣味勞作系出同源、幾無二致,也更能明白要作出複雜精緻的逐格動畫,需要耗費多大心力。透過手上殘留的觸感,更能扎實想像與理解。

電影可以用看的,也可以用做的

兩位講師設計的課程內容,為老師們帶來不一樣的電影賞析方式,她們將龐雜抽象的概念轉化為適合國小孩童的動手勞作,課程注重經驗分享,讓老師們便於迅速挪用和改良。透過實作獲得的概念,不只適用於電影觀賞,也可以落實到生活觀察。
 
觀察這兩場工作坊,學員們都是成人,卻各個埋首小勞作,彼此分享製作訣竅,互相借用色筆剪刀,氣氛熱絡愉快,彷彿回到小學時的美勞課,享受創作的純粹樂趣。我想這就是國影中心對國小教師培訓的初衷,從體驗出發,切身體會電影不只是投影在平面上的視聽媒介,還有其他可能性,也透過這些國小教師們的散布,在孩子們心中撒一把想像的種子。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