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教師培訓✭2017中等學校教師共學社群——愛的麵包魂

講者:王志欽(肥內)老師

  1. 2017-08-15

文/陳佩妤

電影放映前,肥內老師先是從單一鏡頭框、分鏡剪接、視聽與序列等電影的特性,逐步回顧了上一堂影像基礎知識。他特別強調,觀看電影必須帶著超乎慣性的意識,先去質疑我們眼見的任何事物,進而思索、挖掘那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背後,創作者所暗藏的各種巧思,而這正是觀影的樂趣所在。

映後,肥內老師便由電影各種基本特性,引領大家探討分析《愛的麵包魂》這部電影。一部片的開頭,往往鋪排了各種關鍵訊息,使人物的性格鮮明起來,並推展劇情 。《愛的麵包魂》的一開頭播放的就是知名美食節目主持人布萊德不見的新聞,利用框中框一步步推動劇情發生。隨著電視被切斷,電視機屏幕中映著女主角曉萍的臉,從而可以看見曉萍家的居住環境——有數落疊起的餅盒,藉此交代這個的家裡的經濟狀況與生計來源。接著鏡頭帶到男主角糕餅。原來就是糕餅不解風情地關掉電視機的,透過這個舉動將曉萍拉回現實,彷彿也暗示著曉萍,她對於法國的憧憬是件困難的事。

接著糕餅帶著小萍爬到二樓。升高有正向性的意味,此時配樂也逐漸增強。原來是糕餅要向曉萍求婚。然而仔細一看,地上浪漫一片的燭海用的卻是神像蠟燭,間接揭示了糕餅經常去宮廟,刻劃糕餅這個角色的生活日常。「阿你打算一輩子在這裡做麵包喔? 」曉萍對糕餅的求婚不置可否,反倒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深刻地凸顯出兩人之間的認知差異,暗伏危機。隨後,曉萍快步離開、糕餅緊追著,兩人擠在畫間中狹小的走廊空間,皆處於被壓抑的狀態。而曉萍進房後,畫面中明顯可見界線。一方面透過房門將糕餅阻隔在外,另一方面門框與牆的界線也侷限曉萍自身,一如《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片頭站在十字路口的主角,道出她處在某種抉擇的處境。

而貫串《愛的麵包魂》布萊德與糕餅的對手戲,也是此部片最為精彩而核心的部分。布萊德與「賊」的意象連結在一起,他的出現就是一種「偷取」的概念。全片完全沒有看到糕餅的房間,觀者無從得知他是從哪裡來的,彷彿也意味著糕餅在曉萍家並沒有明確的地位。而布萊德初來乍到就有房間,進而也直指他偷走曉萍的心。

另有一場戲,糕餅跑到布萊德房間,等候使用浴室不耐而把玩起他的墨鏡和帽子。造型好似《計程車司機》這部1976年經典老電影中的勞勃狄尼諾,同時又彷彿義賊廖添丁上身,點出了其實糕餅也是「賊」,竊取的是他人的創意。然而,他又不是盡然的壞,與勞勃狄尼諾所飾演強烈對社會不滿、拯救雛妓的Travis Bickle性格相似,以非常原始的身體力量去抵抗,更是與義賊廖添丁的形象緊緊扣合。透過這幾場戲的講解分析,肥內老師也順帶提醒大家:段落主旨是可以流動的,彼此之間有隱喻關係。而參與共學研習的老師,也於課後以《愛的麵包魂》再次練習如何分析一場戲,並與大家分享。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