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教師培訓✭2017中等學校教師共學社群——影像基礎

講者:王志欽(肥內)老師

  1. 2017-08-14

文/陳佩妤

 

我們個人(無論是作者或是讀者),身處文化空間,只不過是一個通道而已……不存在解讀的客觀和主觀的真理,而只有遊戲的真理;又,遊戲在此不能理解為消遣,必須看作一樁工作……解讀,就是使我們的身體積極活動起來,處於文本之符號、一切語言的招引之下,語言來回穿越身體,形成句子之類的波光粼粼的深淵。 
                                                                                                                                                                                                                                                                                                              --Barthes

 

肥內老師開宗明義說道,我們得預設影片的形式有意義,相信眼見的一切皆為創作者的巧思。由此,我們才有細緻分析影像的意義與理由。然而,這般細緻分析是否亦有過度詮釋、太主觀的疑慮?我們也必須相信創作者其實可能想得比我們觀者更多,每一個鏡頭背後都有更深層的思考,作為分析影像的前提。

觀影此事,簡言之即為「看聽讀」:看影像、聽聲音、解讀。其中,影像蘊含多重詮釋空間,觀看者具有高度主動性,且因生活背景各異乃衍生不同而豐富的解讀。不過,這依然是在某種程度制約之下的。如同Lyotard所言:「電影是一種排除的藝術。」排除的對立面即為選擇。透過鏡頭框,創作者呈現其欲予以注目的事物。此便是電影的第一性:「框化」,為單一鏡頭之內的討論。思考創作者選擇「什麼」、如何取景、構圖又是如何安排的等等。

鏡頭跟鏡頭之間的串聯,則為電影的第二性:「分鏡」。在Burch定義下,分鏡是「在拍攝過程中摘取出來的一連串的空間片段和時間片段匯合的結果。」意味著拍電影是件思考剪,或不剪的事情。當「能剪」的時候,首先考慮的都是要剪(為電影的部分本質),但重點還是要剪出什麼效果。比如在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中,樂樂自詡為五個人物的領導,分派各自的職守。過程中原是一鏡到底的,然而鏡頭帶到憂憂時卻中斷。透過這樣的剪接巧思,隱約地表現出樂樂的預設——憂憂跟我們是不同夥的,顯現出角色之間的衝突。

然而,看電影不僅僅是以雙目注視,還得細聽與畫面同步的聲音,聲音與影像之間的搭配,為電影的第三性:「視聽」。Chion認為電影增值的現象在聲音/影像同步的情況下作用特別突出,憑藉的是同步整合(synchresis)原理,及觀眾看到的和聽到的內容之間一種立即和必要的關係的形成。人聲、音樂、音效為電影的三種基本聲音元素,可以單一使用,也常被複合使用,為影像在另一向度增添豐富性。

最後,電影還有第四性:「序列」/「分節」(articulation),為不同場戲之間的互文與辯證。以達米恩查澤雷導演《進擊的鼓手》(Whiplash)為例,經由前一場戲展現老師精湛的鼓技,間接說服觀眾男主角亦受肯認,也是個厲害的鼓手,以此展開之後的劇情。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