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認識電影✭2016臺灣電影觀察

講者:鄭秉泓(Ryan)老師

  1. 2016-07-05

鄭秉泓講師本課程以「台灣電影觀察」為主題,一開始對於台灣電影的定義提出疑問,電影的國籍以主創的人員比例來歸納,或是以挹注資金的國家來區分。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人才流通,資金在不同國家間流動,演員演出不受國籍限制,電影的國籍界線似乎變得愈來愈模糊。

從華語電影來看各自展現出不同的面貌,早期依循歷史改編的《西楚霸王》;或是帶有奇幻元素,想像中東方風情的《臥虎藏龍》;亦或是好萊塢觀點的《黃石任務》;再舉例成龍、王家衛、陳可辛、吳宇森及魏德聖等人在電影中展現出的面貌,藉此定義華語電影、歸納華語電影的要件及華語電影的涵蓋範圍。在商業考量下,顯示出華語電影展現出迎合市場的口味改變,包裝、行銷上以不同的面向切入及呈現。觀察近年來的票房,歷史電影重挫,小清新類型的電影當道,顯示出觀眾對於帶有政治色彩的電影興趣不再,偏好追求生活的共有記憶,尋找情感上的共鳴。

可見隨著社會的改變,華語電影的界線也已經模糊,資金投注、主創群、故事背景都邁向更加多元的可能。近年台灣電影中,在國際影展提名獲獎的新銳導演幾乎都是華僑,顯示新住民和外籍勞工的議題越受重視。回歸到台灣電影本身,何為台灣電影的身份證明、台灣電影的獨特性,及不同面向的台灣本土社會縮影,而未來的發展將本土化還是全球化,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此外,講師也有介紹兩岸三地的電影獎,如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金雞獎,更說明金馬獎的參賽資格,也對照三個電影獎近年來的最佳電影得獎作品。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