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台語片時代★從看戲到寫戲

撰文:林怡秀

  1. 2019-04-18
原本《女性的條件》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1935年,因著臺灣博覽會的舉行,許多來自中國、福州的戲團以慶祝之名來臺演出。當年,仍是中學二年級的林摶秋因為勤於看戲,在校成績一路退到老師必須到家中拜訪的程度。他是家中三代單傳、備受寵愛的孩子,因為有一雙同樣愛看戲的父母,耳濡目染也成了戲迷。所以當老師來訪時,他母親卻認為:「留級可以重唸,但是好戲是不等人的!」
 
林摶秋自新竹中學肄業後赴日升學,但即便在日本,他仍常常去看戲、開始寫劇本,尤其是當時以年輕觀眾居多的「紅磨坊新宿座」。而在越看越入迷的情況下,他也嘗試投稿劇作。1940年,仍在明治大學在學中的林摶秋進入紅磨坊新宿座文藝部(編劇部),由觀眾變成部員。1942年,林摶秋在劇團老闆推薦下進入東寶影業,那時受到中日戰爭、人力缺乏的影響,來自殖民地的人民才有機會躋身支援,東寶破例採用來自臺灣的林摶秋為副導演。1943年,林摶秋返臺定居,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編導《高砂館》、《閹雞》等劇,1946年他同時接掌家中的礦牧事業、一邊繼續舞臺工作,但後來二二八的影響讓他毅然離開文化圈。直到成立玉峯影業後,才繼續在台語電影中展露他的劇作才華。

即便到戰後,林摶秋在創作時仍以他最熟悉的日語書寫,待寫成後才委託其他人譯為中文送審。若細細比較兩種語言,會發現雖是台語片,但林摶秋的劇本中保有許多日式的談吐習慣,而翻譯後的中文本,則是可被口語直接唸出的台語文。在目前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的紙本手稿上,仍可看見劇作家在思考過程中,在稿紙上反覆修正的痕跡。

(本系列圖文由國家電影中心與故事共同製作,希望透過影像串起臺灣的時光記憶,看島嶼的電影、說自己的故事。)
  
*參考資料
1.石婉舜企劃「專輯:臺灣電影的先行者——林摶秋」,《電影欣賞》1994,第12卷第4期。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2.
國家電影中心開放博物館:【手稿】原本《女性的條件》日文電影劇本手寫稿

*延伸閱讀
1.王君琦編(2017),《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臺北:聯經。
2.石婉舜(2003),《林摶秋》。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本文由「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提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