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擬音》A Foley Artist

2017 │臺灣TW │彩色color │100mins │普遍級

撰文:宋介源(國立玉里高中老師,喜愛電影,為「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扎根計畫」種子教師,在校從事多年影像教育。)

導演:王婉柔

在華語電影世界中,《擬音》這部紀錄片是一塊重要的拼圖,本片不僅紀錄了擬音師胡定一師傅工作時的專注認真,更讓人能親眼看到一個擬音工作室的小巧精緻卻又暗藏機關,親耳聽到擬音這門電影藝術的神奇。

電影以拍攝工作室的空景、室內的陳列開始,接著讓我們隨著胡師傅的路程開啟時空大門,在抵達工作室後,便以中影今昔對比的影像照片、胡師傅創作時側拍影像和他年輕時的退伍照等媒體素材,來引導觀眾陪著胡師傅回憶當年入行的點滴。本片還利用了轉動的錄音機與錄音磁帶來推進回憶的時間軸,錄音磁帶的捲動開啟中影歷史的回顧,而中後段,利用斷掉的錄音磁帶隱喻了臺灣電影聲音專業人才接續產生了斷層。這兩段皆是相當有趣的敘事方法。

《擬音》訪談了華語電影世界中許多重要的人物,這些電影工作者有很多是我們常聞其聲(或聽過他們所創作出來的聲音作品),但未見過其人,這些電影工作者#1包括了配音員、對白導演、混音師、錄音師、混音師、擬音師、導演和配樂家,導演為了提醒觀眾,電影聲音存在的重要性,特別讓這些人站到幕前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與雕琢電影聲音的時光,甚至找了資深影評來證實聲音在電影中的重要性應是要和影像相同,甚至能為觀眾創造更多想像空間。除了跨越時空的限制外,《擬音》還探訪了中港兩地的影音創作基地並訪談了電影聲音工作者,透過他們滿懷的願景來比擬臺灣電影聲音發展的停滯與無力。

《擬音》利用許多華語電影的片段來當引子,串聯起數十載的電影聲音時光,其中還收錄許多珍貴的拍攝現場工作照,例如:拍攝電影《香蕉天堂》時,為了不讓攝影機運作聲影響現場收音,便利用棉被包裹攝影機。這些畫面讓觀眾看到華語電影聲音發展一路走來的胼手胝足,更令人欽佩電影工作者的巧思、創意與熱情。這些影像資料的來源十分珍貴,想必導演一定費盡苦心地聯絡與溝通才取得的;要剪輯哪一段放入片中來凸顯電影主題,一定也讓導演傷透腦筋。

片末鏡頭拍攝著工作室內眾多的設備道具和胡師傅工作的身影,伴隨著胡師傅為每部電影量身打造的各種擬音,最後工作室的電源關閉後,緩緩顯示的字幕告訴我們中影仍資遣了胡師傅。一個仔細鑽研創作電影聲音的偉大擬音人離開時,竟是那麼的安靜。雖然這些幕後工作者的身影並未在電影中出現,但他們所創造出來的作品,卻能讓我們更能品味電影之美,欣賞完本片換個角度思考,好好「聽」電影或許也會是趟收獲相當豐富的旅程。

引導問題思考

1.片中除了導演拍攝的畫面外,還放入了不同的媒體和素材,請問你看到了哪些不同的媒體素材?這些媒體素材的加入為電影帶來什麼效果?

2.片中,導演安排三個胡師傅唸自己部落格文章的錄音畫面,請問這樣的設計有什麼特殊的用意?

3.所有的電影工作者都須對自己的專職領域有所專精,例如想成為攝影師,就必須對光影變化、拍攝角度有所研究;想成為特效化妝師就必須了解各種塗料、素材可以產生什麼樣的效果。若想成為一位擬音師(Foley Artist),你覺得需要哪些特質和專業研究?

4.請你想想有哪些適當的道具可模擬以下的聲音:

  1.  穿著木屐與和服的小孩跑過石舖地板的聲音
  2.  廚房裡的大廚用菜刀快速的切菜的聲音
  3.  古堡的銹蝕陳舊大門被推開的聲音
  4.  調酒師將冰塊放進玻璃杯的聲音

片中受訪者(按電影中出場順序)

1.廖慶松(臺灣)

剪接大師,曾與臺灣導演楊德昌、侯孝賢等人合作,著名作品有《汪洋中的一條船》、《悲情城市》、《美麗時光》、《刺客聶隱娘》、《後來的我們》等,2018年榮獲金馬獎特別貢獻獎,有臺灣新電影保母之稱。

2.陳明陽(臺灣)

資深配音員,有臺灣配音皇帝稱號,培育許多後進,作品多元,有《鹿鼎記》的鰲拜、韓劇的《順風婦產科》、歐美動畫作品《小美人魚》、《獅子王》、《阿拉丁》、《怪獸電力公司》等。

3.王景平(臺灣)

資深配音員,曾替演員張艾嘉、林青霞、張曼玉等人配音,配音作品還有日本動畫電影《紅豬》、《霍爾的移動城堡》、歐美動畫電影《白雪公主》、《愛麗絲夢遊仙境》、《小姐與流氓》等,近年擔任對白導演(Dialogue Director)。

4.張艾嘉(臺灣)

臺灣演員、導演、編劇、歌手,曾獲臺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作品多元且豐富,曾任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

5.曹雷(上海)

中國配音員,曾任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導演,作品包括了《意亂情迷》(又名《愛德華大夫》)、《茜茜公主》、《功夫熊貓2》等

6.黃茂山(臺灣)

臺灣配樂大師,專長為剪輯各種聲音素材,作品眾多,最知名作品是1978年秦漢主演的《汪洋中的一條船》。

7.曾仲影(臺灣)

作曲家、電影導演、播音員,為許多臺灣電影創作過音樂,許多歌仔戲的曲調也都出自他手,作品包括1957年的《薛平貴與柳金花》、1959年李行導演的《王哥柳哥遊台灣》等。

8.蔡揚名(臺灣)

臺灣國寶級影視導演、演員,開臺灣電影「社會寫實片」先河,培育許多臺灣導演,其中包括了朱延平(作品有《異域》)、陳俊良(作品有《新桃太郎》)和自己的兒子蔡岳勳,蔡導演作品有《女性的復仇》、《芳草碧連天》等。

9.郭禮杞(臺灣)

資深錄音師、混音師,曾以鍾孟宏導演作品《失魂》、林靖傑導演作品《最遙遠的距離》、吳米森導演作品《松鼠自殺事件》獲得金馬獎最佳音效獎。

10.王童(臺灣)

電影導演,也曾任電影美術與服裝設計、中影製片廠廠長(1997),作品有《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

11.李幼鸚鵡鵪鶉(臺灣)

資深知名影評人,深愛女演員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m)、法國導演雷奈(Alain Resnais)和義大利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作品。

12. 曾景祥(香港)

香港知名音效大師,參與的作品曾多次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臺灣金馬獎等重要華語電影獎項,將杜比(Dolby)和DTS技術引進香港,後來廣為香港電影公司採用。2017年9月病逝。

13.陳玉珍(臺灣)

胡定一妻子。

14.胡皓翔(臺灣)

臺灣導演、指彈吉他演奏家,胡定一長子,自幼就展現極高的藝術天份,作品《就要綠燈了》獲27屆金穗獎Digital Video Award,曾為Google、Youtube等國際企業執導影片。

15.曹源峰(臺灣)

資深錄音師、混音師,資歷超過二十五年,曾任金鐘獎、金馬獎、金曲獎評審和中影製片廠廠長(2009),近年作品有朱賢哲導演作品《白蟻》、楊雅喆導演作品《冏男孩》、王明台導演作品《順雲》等。

16.陳泉仲(臺灣)

混音師,作品有《痞子英雄首部曲》、《看見天堂》。

17.莊志偉(臺灣)

新聞工作者,曾在《美麗在唱歌》拍攝期間與胡定一共事。

18.陳珈羚(臺灣)

臺灣擬音師,胡定一女徒弟。

19.王子威(北京)

中國擬音師,師從劉萬富。

20.劉萬富(北京)

中國資深擬音師,作品超過400部,包括《讓子彈飛》等,培育許多年輕擬音師,專長研究動物聲音。

21.黃錚(北京)

中國錄音師、混音師,作品有《七月與安生》、《喊・山》、《金陵十三釵》等。

22.富康(北京)

中國錄音師、混音師,作品有《推拿》、《可可西里》、《健忘村》等。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