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只有大海知道》Long Time No Sea

2018 │ 臺灣TW │ 彩色Color │ 97mins │ 普遍級

導演: 崔永徽

《只有大海知道》是漢族女性導演崔永徽編導的首部劇情長片,故事取材自臺東縣蘭嶼鄉椰油國小漢族教師顏子矞與達悟族學童組成的「小飛魚文化展演隊」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劇本結構以達悟族國小男童馬那衛與學校新進漢族班導師游仲勛這兩位文化背景及年齡層截然不同的核心人物之間的交會為主線。導演透過劇中各類角色的設定,呈現當代達悟族人面對社會變遷與文化傳承斷層時,老、中、青、幼不同世代族人所展現的生活態度與抉擇困境。其中,影片中的達悟演員均為當地素人,透過參與導演舉辦的戲劇營培訓徵選而出。

電影中達悟族男孩馬那衛生長在貧困、單親的家庭,家中只有年邁的祖母與他相依為命。祖母因循著達悟傳統的生活方式,每天細心烹煮自己種植的地瓜、芋頭及家族分享而來的鮮魚養育孫子,然而受到外來速食文化吸引的孫子卻經常吵著要吃雞排、熱狗、麵條或炒飯,讓祖母覺得十分頭痛。另一方面,馬那衛也思念著長年在高雄以開計程車為業、許久未見的父親。他最大的心願是除了能與父親團聚之外,也盼望著父親從臺灣帶一雙全新的球鞋。然而在父親還沒有帶回新球鞋之前,他的球鞋已經破舊到無法修補,甚至只能穿拖鞋上課,加上平常遲到、缺課的情形,令他成為老師眼中頑皮的學生。

另一方面,從臺灣本島調到蘭嶼島椰油國小教書的高雄人游仲勛,初抵陌生的蘭嶼島,不僅生活環境有諸多不適應,教學工作上也遇到孩童學習興趣普遍低落的情形,再加上對臺灣女友的思念,使得他一直非常想離開蘭嶼。在一次校務會議中,他突發奇想自願向校長提出組隊參加原住民族歌舞劇大賽,藉由爭取學校榮譽的契機,希望獲得記功嘉獎,提高被調回臺灣的機會。然而他對達悟族文化完全不理解、也不怎麼認同,要如何編導出具有在地特色、贏得評審青睞的歌舞劇是很大的難題,尤其學童們也排斥穿丁字褲、跳傳統舞。

本片劇本採用經典的「三幕劇」編寫形式構成(第一幕「鋪陳」、第二幕「衝突」、第三幕「解決」)。導演透過師生共學達悟族歌舞劇的事件,延伸兩位核心人物生命歷程中深層的遭遇與轉折,進而推展整部電影劇情的起、承、轉、合。馬那衛因著歌舞劇學習的機會,認識母文化中傳統祭儀與生活慣習內在蘊含的精神價值,包括:歌謠傳唱、舞蹈儀式、芋頭耕種與拼板舟製作等等,逐漸對自身的文化有了更深沉的理解,同時也體會到祖母每餐準備的芋頭得來不易。因此,他不僅在表演前驕傲的穿上祖母漏夜編織的丁字褲,同時也殷切期待著在高雄工作的父親能來看他的表演。老師游仲勛則透過在蘭嶼電台工作的達悟族女孩方謹依的引導下,逐漸放下自身的偏見與盲點,對達悟族的人文風貌與當地人的生活處境從陌生、不解、排斥到發掘、認識與同理的過程。
雖然馬那衛的父親疲於應付經濟困境,沒有機會看到他的表演,只能送來球鞋後離開;然而父親對馬那衛的情感,仍舊能從電影中他教馬那衛捕魚的片段得以窺見。雖然父子之間缺乏深層對話的遺憾沒能在影片結尾前獲得彌補,而是由老師來安慰男孩受傷的心情,然而導演崔永徽嘗試透過開放式的結局,提供觀眾對電影中兩位主角未來人生發展的想像。

相較於臺灣本島其他原鄉社區與外來文化接觸比較早,達悟族是臺灣原住民族中唯一的離島民族,達悟族人對島嶼的稱呼是「人之島(Ponso No Tao)」,從明朝至日治時期稱為「紅頭(/豆)嶼」,國民政府來台後,在1947
年因島嶼盛產蝴蝶蘭而更名為「蘭嶼島」。日治時期國家以發展人類學研究為由,刻意封閉島嶼並禁止外人開發,國民政府來台後,一開始也沿用封閉政策,並透過逐步開發的方式引入基督宗教、水稻種植及當代行政制度等的發展政策。蘭嶼島遲至六零年代末期才解除山地管制、開放外資進入與對外交通,七零年代初期觀光客開始湧入文化相對傳統的蘭嶼社會。同時,政府也以「改善山胞生活」為由在蘭嶼大舉興建「國民住宅」取代傳統地下屋,並在未經達悟族人同意之下,建設蘭嶼核廢料儲存場、規劃蘭嶼國家公園、並在蘭嶼多處設置管理戰犯與罪犯的管訓農場等強制政策,以上種種改變對達悟族物質、空間、精神文化,乃至社會經濟結構的衝擊不可不謂劇烈。特別是核廢料儲存場、國家公園及蘭嶼農場等人權議題成為八零年代後,近代達悟族社會運動抗爭的
主軸。

國家進行的同化制度及資本主義的強勢入侵,造成達悟族世代之間對原生文明與精神信仰的認同差異。因此導演在影片中嘗試呈現許多歷史因素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例如:學童不喜歡寫暑假作業、不認同傳統服丁字褲、平時較少說母語,再再都顯示主流教育缺乏在地民族知識內涵,無法引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學習興趣。再者,蘭嶼地區因為發展觀光產業,引進外來飲食文化及貨幣制度的思考,改變學童的飲食偏好、對金錢及物質的價值觀。此外,島嶼政經結構的改變,導致達悟族青壯年人口外流,產生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問題,也成為近代蘭嶼家庭不得不面對的處境。

引導問題思考

  1. 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8月1日「臺灣原住民族日」以國家元首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時,特地針對過去政府在蘭嶼設置核廢料儲存場一事向達悟族人道歉,並在現今提出國家賠償機制的理由為何?
  2. 請嘗試發掘蘭嶼島的達悟族群在地理、人口、歷史、文化、祭儀與信仰中的特別之處。
  3. 什麼是電影編劇中的「三幕劇」形式?請嘗試分析這部電影的編劇結構。
  4. 影片中馬那衛是由祖母扶養,我們該如何看待「隔代教養」的議題呢?在世界原住民族教育發展中,常將耆老視為「傳統知識的傳承者」,特別是母語及文化祭儀的傳承,請共同討論「隔代教養」家庭中可能的困境與契機。
  5. 因為歷史發展的緣故,蘭嶼是原鄉之中百年來累積最多民族誌影像的地區,因此2001年第一屆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開展之時,特別設計「蘭嶼專題」,當時放映多位達悟族與非達悟族導演拍攝的民族誌紀錄片。回顧臺灣電影歷史,我們不難看到呈現蘭嶼風光與達悟族文化的影片。然而在這些影像之中,有的帶著異國情調的想像、強勢文明的觀點或是不當的刻板偏見;有的則是帶有文化相對論的思考、對人類回歸自然的渴望,或是帶有深入探討社會議題的同理心,請大家共同討論彼此之間對達悟族影像的認識與想像,並嘗試整理一些例子一起練習電影評論。

撰文:思嘎亞・曦谷Skaya Siku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