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

2018│臺灣TW │ 彩色color │117mins │普遍級

導演:傅榆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是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得獎作品。這部片以兩位背景迥異的年輕人為主角,記錄了他們從2011年到2017年間,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時而共同、時而分別地,在一場場社會運動中奮力揮灑的青春歲月。

推薦理由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有兩位對比鮮明的主要被攝者。一位是反抗中國的台灣學生陳為廷,另一位則是喜歡台灣的中國學生蔡博藝。傅榆導演在持續跟拍兩人追求理想的數年間,在無從預知的國族命運中,意外見證了台灣近年來最大的社會運動浪潮,以及隨之而來的失望與墜落。也紀錄下兩位主角從不為大眾所知,到成為台灣歷史重要一頁的過程,充分地彰顯了紀錄片微小卻也無比巨大的力量。

除此之外,本片更誠懇地反思了以社會運動來實踐民主時的盲點與困境,在經歷橫衝直撞的青春後,溫柔地提醒了一起走過這個時代的「我們」過錯與傷口的存在,並期許在療傷之後,能夠重新思考民主與自己的關係,化作邁出下一步的力量。

在影像美學方面,台灣、香港及亞洲各地近年來都有規模龐大的社會運動發生,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相關的紀錄片。在這些為數眾多的作品中,《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敘事和剪輯是相當傑出的一部。

本片前面的篇幅都是以陳為廷與蔡博藝的視角為主,並一路帶領觀眾從環保、人權、勞動權益、媒體壟斷、居住正義、反服貿黑箱等社會運動,走到兩人各自的競選活動。然而在影片後段,一場陳、蔡兩人反過來詢問導演想法的意外對話,讓攝影機180度的轉向了!此時觀眾才真正看見了這部片的第三個主角——傅榆自己。然而事實上,打從電影的一開始,透過重複播放已經拍好的影像素材、翻拍剪接台上的工作螢幕(這些都是導演的視角)等巧妙剪輯,以及旁白的使用,早早就暗示著第三位主角的存在。

在紀錄片的創作領域中,導演自身的過度涉入往往有著紀錄片倫理與打破敘事客觀性的危險。但正如金馬獎在公布入圍名單時所言,本片的剪輯最精彩之處,就是身兼剪接的傅榆將自己這個「不知道怎麼剪輯收尾的狀態」剪進片中。她因為相信社會運動真的能改變社會,於是拿起了攝影機。但這個信念卻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動搖,而這個對影像素材/社運信念的雙重迷惘,便成就了本片在敘事和剪輯上非凡的化學反應。

除了剪輯之外,《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在議題的討論方式上,也是相當值得借鏡的。這部片橫跨了六年的光陰,所謂的「太陽花學運」其實只佔了其中的24天。儘管這24天是媒體的最大焦點,導演並沒有將篇幅集中在這場運動內,而是將主角們從初入江湖、站上浪潮,到最後跌落谷底的過程完整呈現出來。不但使本片跳脫了相關影像作品容易煽動大過於論述的惡習,更進一步主動去面對了運動失敗後的疼痛與迷失,溫柔又不失力道。

此外,藉由來自中國的蔡博藝,本片也提醒了我們,雖然由國族意識激起的能量十分強大,卻也可能如同議場內的「支那賤畜」標語,以及後來的淡江大學學生會選舉,無差別地傷害了與自己有對話空間的中國公民。而這正是傅榆導演在映後座談時經常提到的,不同立場的人們如果能開啟對話,就有互相理解的可能,她也如此地相信著。而這正是一起走過了青春的「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事。

引導問題思考:

一、根據電影中的呈現,你覺得片中的兩位主要被攝者(陳為廷、蔡博藝),他們分別有哪些背景、特質是有明顯對比的?你覺得這些對比在敘事上達成了怎樣的效果呢?

二、片名中的「我們」除了陳為廷與蔡博藝之外,其實包括了第三位主角。請問這第三位主角是誰?他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現身的?

三、請問片中除了所謂的「太陽花學運」之外,還有提到哪些社運議題?在看這部作品之前你有接觸過嗎?如果有,請分享你對這些議題的了解;如果沒聽過,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四、《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因導演傅榆在2018年11月金馬獎上的得獎感言,使得本片在公開發行前(隔年4月才正式上映),就被貼上了「台獨」、「反中」等立場鮮明的標籤,並在各種平台上渲染。實際看完電影後,你覺得這些標籤能夠恰當地評價這部片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撰文:胡晉置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及外交學系。目前在藝術院線工作,喜歡看日本電影和紀錄片,常常上班跟下班都在看電影。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