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心靈時鐘》Packages from Daddy

2016 │ 臺灣TW │ 彩色Color │ 98mins │ 普遍級

導演:蔡銀娟

九歲的葉藍驟然面對深愛他的父親去世,他的世界再也不一樣了。全家籠罩在悲傷的氣氛,媽媽變得很奇怪,姐姐與媽媽吵架,同學欺負他。

有一天,葉藍收到爸爸生前寄給他的一只怪鐘。這只壞掉的鐘,令他想起爸爸曾經說過,「每一個秒針的滴答聲,就像時鐘的心跳一樣,如果時鐘的心跳不對勁,就表示時鐘生病了。」他決心要修好它,希望秒針再度擺動時,他會找到答案。

本片描寫一個家庭面對親人突然離去,彼此間如何療傷、調適、相互扶持、以及走出悲痛的過程。這對大人而言都不容易,更何況是片中的兩個小孩──國中的姐姐與國小的弟弟。

影片重心放在弟弟葉藍身上,在他還不懂什麼是生死的年紀,就需要接受爸爸去世的殘酷現實。正因為他試著理解死亡這件事,所以他的提問就變得很直接、很傷人。媽媽跟姐姐則經歷過拒絕接受、內疚、自責與相互指責等階段,同樣令人同情。三個角色正好代表不同身份、性別、年齡的遺屬,以及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差異,是如何面對親人死亡。

劇情安排貼心的爸爸,在離開前分別寄送三個親人不同的事物,讓他們得以療傷。片名「心靈時鐘」,就是爸爸給葉藍的「禮物」,他不僅把怪鐘修好,同時修好自己的心靈。在理解生命無常之後,他也跟著成長。

引導思考問題

  1. 你可曾面臨親人去世的悲痛?是怎麼療傷的?會像是片中的哪個角色嗎?為什麼?
  2. 本片可視為姐姐與弟弟的成長故事。你認為姐姐面對爸爸去世的反應,跟弟弟的反應,差別何在?
  3. 劇情安排父親給三個人的事物,你認為各代表什麼含意?
  4. 在觀賞影片時有沒有注意到音樂?音樂達到什麼效果?
  5. 影片場景的安排同樣別有用意,例如海洋。你覺得這些場景扮演的功能為何?

 

撰文:陳儒修

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理論學系,目前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電影研究、文化研究、流行文化與傳播新科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