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後設 / 電影反身性 Mise-en-abime

當影像或涉及整個文本的概念重複出現時,文本內就出現了套層結構,就如同一組俄羅斯娃娃,最外殼拿掉後,裡面好幾個玩偶是對外殼玩偶的不斷參照,將這個概念移到電影上,最廣義地來說,電影的反身性是指電影凸顯自己各部分的過程,包含其攝製過程如法國導演楚浮的《日以作夜》、作者的身分如義大利導演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凸顯其文本過程如Hollis  Frampton的作品、文本的互文性如梅爾布魯克的嘲仿電影、以及觀看電影的行為如《福爾摩斯二世》與《開羅紫玫瑰》等等。這些反身性的電影也藉由強調電影的中介特性,推翻了藝術是一種中性媒介的假設。

在1970年代左翼的電影理論,開始把反身性作為一種政治責任,這個時期的趨勢純粹是將寫實主義資產階級畫上等號,認為這些主流劇情片抹去了產製痕跡,是退化與被動的產物而不具反省及革命性,當時認為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反身性的文本中,強調或突顯出跟產製有關的所有事物。不過將反身性與寫實主義視為對立,以及將反身性與進步畫上等號,都是有問題的,簡單來說,反身性並不配備一種先驗的政治意義,它可以被建立在一種為藝術而藝術的超然論上,也可能是特定媒體的形式主義上,或是政治上有動機與目的符號,也或是一種虛無主義的困乏。

 

參考資料 : Robert Stam, 陳儒修譯,《電影理論解讀》,遠流:2012二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