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給親愛的孩子》A Letter to Future Children

2015 │ 臺灣TW │ 彩色Color │ 96mins|普遍級

導演:黃淑梅

《給親愛的孩子》是紀錄片導演黃淑梅,寄給未來孩子的一封影像家書。黃淑梅出身吳乙峰領軍的全景團隊,在921地震之後,投入災區重建記錄工作長達4年半,相繼完成3集將近6小時的《在中寮相遇》(2006年)及《寶島曼波》(2007年)兩部作品。2009年,她帶著攝影機進入莫拉克土石流災區,但這一次並不是要記錄災難,而是試圖還原台灣近一世紀數百萬綠色生靈被殺戮的歷史。

黃淑梅讓自己的作者位置從一開始就暴露出來,以一封寫給「非特定、想像中」的孩子們的信揭開序幕,語氣乍聽溫暖懇切,卻又掩藏不住對於未來生態的憂心忡忡。黃淑梅自述,影響自己創作人生甚鉅的921大地震當時,她曾經做過一場噩夢,沒想到裡頭的景象竟在10年後的八八風災中化為了真實。

《給親愛的孩子》的開場,黃淑梅剪輯了日治時期的政宣新聞影片《南進台灣》(1941年)諸多片段,先是告知觀眾大和民族身為殖民者對台灣進行經濟掠奪的理所當然,然而隨著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因為缺乏系統規劃的濫墾和無節制開發,以至於半個世紀之後陸續浮現的自然反撲,相較於半世紀以前日本人對於天然資源在永續利用上的長遠規劃,黃淑梅在此點出了一種荒謬,那不只是生態的荒謬,也是政治的荒謬、國族的荒謬、歷史的荒謬,甚至認同的荒謬。

黃淑梅還原台灣近一世紀以來數百萬綠色生靈慘遭殺戮的斑斑血淚,多方走訪災後重生的人與樹與山與地,她不只是要探討台灣的水土保持問題或是生態發展困境,她告訴我們生態議題其實從來不僅止於水土保持或是環境污染,更是攸關信仰,攸關本土文化,攸關自我認同。

霧台鄉神山部落不砍樹的祖訓,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對他們來說,萬物生長自有其道理,而這些道理與佛家因果循環在精神上多少是相通的,亦即,不要將天災視為對於生命的威脅,而是應該謙卑地從自然的角度去思考,人類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才導致環境生態以連串「舉止」做為回應。而這恰好呼應了研究生態的前輩陳玉峰在片中受訪時一再強調的「直到有一天,台灣人不再把地震或颱風當做災難的時候,才有真正的台灣文化。」這個說法。

陳玉峰認為台灣人的生態文化就是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其實不應該是對抗災難,而是要學習跟災難共生、成長。災難本身,也是台灣本土文化的特質之一,甚至變成一種美德,陳玉峰認為,我們唯有達到那樣一個時刻,才是產生真正本土文化的時刻。這不是陳玉峰第一次發表這樣的見解,他的目光炯炯,言語熱切,黃淑梅選擇了德弗札克(Antonin Dvorak)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二樂章》(New World Symphony 2nd Movement)做為他受訪時的背景音樂,這段旋律的合唱版正是眾所周知的美國黑人靈歌〈念故鄉〉(Going’ home),黃淑梅以樂傳情暗示觀眾,由家而國,故鄉從來不只是居住在這片土地上人類的故鄉,而是所有生靈萬物的物質的精神的歸處所在。

黃淑梅以影像為信,將這封載述台灣百年山林開拓史的家書,投寄給未來的世代。事實上,誰也沒有辦法預測幾十年後的台灣,環境生態會是變好或是變壞,《給親愛的孩子》最終回歸你我所處的當下,這是黃淑梅寫給2015年台灣的家書。黃淑梅從過往的紀錄者、介入者、成為了鼓吹者,提出一個超越性的觀點,由水土保持切入,思辨本土文化和台灣主體性。她一針見血將台灣過往在政治上、經濟上、環境生態上、文化上的諸多問題和自我認同串連起來,她並不滿足於挖掘問題、揭露原因,她還懷抱著一股使命感,希望喚醒、改變一些什麼。這簡直是一種生命哲學了——這是一部紀錄片所能做到,非常難得的事情。

引導思考問題

  1. 《給親愛的孩子》導演黃淑梅,用書信的口吻作旁白,你覺得從書信的內容,以及影片要探討的議題中,這封信是要送給誰的?這樣的表達方式讓你有什麼感觸?
  2. 這是一部調查式的紀錄片,導演從921大地震一直到莫拉克風災造成的土石流現象出發,去探究台灣山林保育與土地開發的議題。她用了訪談及資料影片的方式作為調查及影像呈現的方式,有哪幾位受訪者是你印象比較深刻的?他們又提供了什麼樣的資訊,站在什麼樣的立場去看待台灣土地議題?
  3. 為了探究台灣山林開發的經歷,導演除了從原住民耆老的訪談口述中去想像當年台灣山林的樣貌,還引用了過去的影片檔案。你記得她引用了哪些時期的影片檔案?這些影片又傳達出台灣當時是如何對待山林開發?不同時期間的差異是什麼?
  4. 經濟發展和自然保育常常是一體兩面的矛盾,片中農民在山坡地種植茶樹、在國有土地種植山葵,你覺得這會牽涉到什麼樣的矛盾?而從影片中推想,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樣的結果呢?
  5. 台灣的土地開發、國土規劃與政策法令緊密相關,而這當中又牽涉到很多政治的角力。從影片當中所呈現的各種抗爭與對立,你會怎麼描述政治跟我們生活環境的關係?而你又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它?
  6. 導演用「世代」的方式闡述她的心境,以及台灣山林與人類共處時的種種變化。以你的年紀所代表的世代來思考,你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看法是什麼?未來又要如何守護它?

撰文:Ryan 鄭秉泓(高雄人,在東海大學和靜宜大學兼課,擔任高雄電影節短片策展人,當過金馬獎、金鐘獎、金穗獎、台北電影獎、長片輔導金、國藝會等評審,也是國藝會首屆「台灣藝文評論徵選專案」視聽媒體藝術類首獎兼特別獎得主。著作有《台灣電影愛與死》,編有《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及《六個尋找電影的影評人》。影評文字散見《Fa電影欣賞》等報章雜誌,有時以英文名字Ryan發表評論)

問題設計:宋育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曾策劃2014-2017南方影展,並擔任影像教育扎根計畫觀影體驗與實作工作坊講師。)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