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台北星期天》Pinoy Sunday

2010 │ 臺灣TW │ 彩色Color │ 82mins │ 普遍級

導演:何蔚庭

離鄉背井來台工作的兩個菲律賓人,一個年輕單身、自命風流,另一個內斂寡言、掛念著遠在家鄉的妻小。一個看似再尋常不過的星期天,他們在台北街頭發現了一張被遺棄的沙發,火紅的顏色讓兩人做起了白日夢,於是他們扛起沙發,費盡千辛萬苦想要搬回宿舍,未料這卻是一段充滿驚奇的旅程……。

《台北星期天》是何蔚庭首部劇情長片,他在馬來西亞出生、成長,於紐約接受專業電影訓練,曾經憑藉創作短片《呼吸》和《夏午》入選坎城影展的「國際影評人週」和「導演雙週」兩個平行單元。出乎意料的是,《台北星期天》不似《呼吸》以大量特寫鏡頭講述世紀末的愛情寓言,也和透過黑白攝影去挖掘兩女一男複雜關係的《夏午》有著天壤之別,它雖然和前述兩部短片同樣帶有公路電影的特質,但它對於情感的描述更為直白、簡單,而且還是一部喜劇。

本片應是台灣影史上首部由菲律賓人擔綱演出、以菲律賓語為主的「輔導金國片」,故事構想緣於何蔚庭個人對於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經典短片《兩個男人與衣櫃》(Two Men and a Wardrobe)的崇拜。相較於「衣櫃」在波蘭斯基手中所被賦予的象徵性與超現實感,何蔚庭與印度編劇Ajay Balakrishnan則是在片中創造出一張火紅搶眼的沙發,透過兩名外籍移工與沙發之間的互動,在帶出台北這個城市面貌的同時,也呼應了創作者自己二十年來從馬來西亞到紐約再到台北的異鄉人心境。

紅色的沙發,在視覺上帶有一種搶盡先機的優勢,在情感上則帶有一種欲望性質的強烈意識投射。何蔚庭的劇本,先是透過簡短對話告訴我們兩名外籍移工的身份與當下面臨的危機,然後在劇情約莫進展了二十分鐘之後,才安排紅色沙發以最荒謬莫名的方式出現。兩名移工對這張沙發懷抱著截然不同的想法,但是其實都與「家」緊緊相關,他們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工作賺錢,這張被遺棄的沙發,連結了他們心中對「家」的渴望或是掛念。一旦他們真的在大熱天裡為了省搬運費,毅然抬起沙發打算走回宿舍,這座虛幻的「家」所代表的甜蜜夢幻、以及隨之而來的沈重負擔,再也毋庸置疑。

在東南亞成長的何蔚庭,以迥異於台灣電影的奇幻視野、一派充滿南國悠閒步調的氛圍,悄然淡化了台北叢林裡充滿著侵略性的種種光怪陸離。銀幕上的台北都會,彷彿是平行於你我所見所想的另個宇宙空間,那種擁擠、急促、偏執與瘋狂,令我們無比熟悉,卻又帶著一種介於寫實與非寫實之間的距離感。

沒想到這份「距離感」由戲裡延伸到了戲外,同樣荒謬至極。《台北星期天》因為片中「國語比例不足」,何蔚庭只得花錢重新為外籍勞工配音,才能符合規定,拿到電影輔導金的後期補助款。然後等到要上映的時候,又因外籍移工題材限制,面臨多數影院無意排片的窘境,最終全台只有六間戲院放映。何蔚庭雖以此片榮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但這部電影因題材和語言上的特殊所導致的低曝光率,或多或少揭露出台灣人和東南亞外籍移工之間,那段異常遙遠的距離。

 

Ryan鄭秉泓 / 影評人、高雄電影節短片策展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