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美國新好萊塢 The New Hollywood 1970-1980

1950-1960年代的好萊塢遇到了幾個挑戰,除了要熟悉寬銀幕和立體聲這類新科技創作,在1940年代末期因垂直整合式的片廠被法令強制瓦解,製片廠無法再擁有下游的戲院,再加上其他休閒活動與電視節目的競爭,美國觀影人口大量流失,好萊塢必須找到自己的出路,其中改為特定觀眾拍片,比如特定為年輕族群拍攝略帶禁忌的影片如性愛或毒品議題。

最具勢力且廣受推崇的電影小子(movie brats)-法蘭西斯•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馬丁•史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則在此時崛起並奠定了他們躋身重要導演的地位,這群出生於1950年左右的導演,將新好萊塢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並對影史與電影美學高度自覺。而他們的作品也同時兼具商業性與藝術價值,像是《教父》、《星際大戰》和《大法師》等片,挽救了好萊塢電影工業,而這些賣座片的利潤也可以拿來補償其他獨立電影可能帶來的虧損。

他們最重要的關切,在於藉著更新類型和對崇拜導演致敬,如喬治盧卡斯為B級科幻片帶入了更精緻的新科技如動作控制(motion-control),而《大白鯊》則讓人想起《大國民》的深焦攝影,有些導演如馬丁史柯西斯或布萊恩狄帕瑪,延續好萊塢的傳統,繼續類型電影的翻新與試驗,而像約翰卡薩維茲、勞勃阿特曼、伍迪艾倫則試圖創造一種具個人特色的電影:他們尋求將藝術電影的創作慣例,帶入大量生產的好萊塢電影工業中,突顯出深具個人自覺的電影意識。

賣座強片、類型電影、獨立電影與富藝術性的作者電影等,這些電影在70年代以降的好萊塢大致維持原樣,而觀眾的喜好趨勢也呈現多樣化,如《駭客任務》及《全面啟動》都比七零年代的科幻片來得複雜,但它們仍依循著一個賣座元素:科幻小說,再加上一流的特效,而導演也可能在不同的製作規模與類型間跳躍,無論怎麼混合搭配,根據不同預算、喜好來拍電影的策略,已經成為當代好萊塢的製片傳統。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