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 Italian Neorealism 1942-1951

二戰結束前,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羅貝多‧羅塞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人。他們的電影大多圍繞著大戰前後,義大利的各種社會問題或現象,以極逼真的寫實方式和敏銳的社會觀察加以探討發掘。新寫實主義一詞最早見於1942年一篇評《對頭冤家》(1942)的文章上。該片的社會寫實風格,對當時的義大利年輕導演有著極深影響。同年,狄西嘉拍了《孩子看著我們》(1942) ,以同樣嚴格的寫實手法剖析資產階級的家庭生活。到羅塞里尼的戰爭三部曲:《不設防城市》(1945)、《游擊隊》 (1947)、《德意志零年》(1947 )此一寫實風格終告開花結果。羅塞里尼完全用實景,而且讓當地人參與演出。資源雖然極為有限,卻把人受迫於政治的苦境表現得那麼赤裸。這些影片的質樸與直接,在國外引起極大的震撼,反而在義大利本土沒什麼特別的反應。

初期的新寫實主義作品多半取材於戰爭經驗,接下來則把焦點擺在戰後的社會問題上,例如狄西嘉的《擦鞋童》(1946)和《單車失竊記》(1948) 。在這兩部片子裡面,狄西嘉透過失業問題來指控社會的冷酷無情。在形式上,大部分新寫實主義電影都採用實景、現場自然光源和非職業演員,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長鏡頭的現實時空趣味、方言的口語運用等等,影片看來常帶有紀錄片那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像戰前的義大利電影充滿片廠制度下的封閉偽裝形式。到1950年,新寫實主義的浪潮開始衰退。當初激起這個運動的種種社會問題,隨著經濟的逐漸繁榮,有的已得到部分的抒解,有的則暫時被遮掩下來。另外,新寫實主義雖博得國外如潮的佳評,卻不受本國觀眾垂青。寫實、公義、名不見經傳的演員,這樣子的電影似乎引不起觀眾的興趣。狄西嘉的《風燭淚》(1952)可算是新寫實主義的最後一部片子。新寫實主義壽命雖短但影響深遠,從好萊塢到印度,幾乎到處都可看到它的影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