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美國片廠時代 American Studio System

片廠制度指的是電影製作上的高度分工,攝製過程的每一階段都以生產線的方式處理,而片廠的製片則監督電影製作每一層面,包括編劇、導演、剪輯與發行等,在片廠制度中製片有權威性的地位。所生產的電影以吸引廣大觀眾為目的,以高品質技術來增加影片吸引力,敘述的慣例與公式會不斷重複,既而產生類型電影。

大約從1925 年到1960年,片廠制度主宰了美國的電影製作和發行。當時,電影製作高度分工化,攝製過程的每一階段都以生產線的方式處理。片廠的製片監督電影製作的各個層面─ 編劇、導演、剪輯、發行等。在片廠制度下,製片有時甚至擁有權威性的地位。1946年則是其電影人口的高峰。之後因戰後緊張情緒消退及人口大量遷往郊外而遠離電影院,賽馬、賽車等其他消遣方式增加與分期付款的消費方式,讓人們不再依靠電影排遣時間。1948年左右電視已有強大影響力,因此減少美國的電影人口。這些因素讓片廠制度萎縮。1948年反托拉斯法直接剝奪片廠制度的發行管道,B級片大量減產讓片廠職員失業。這些事件讓片廠制度產生戲劇性改變,1960年代之後,美國片廠制度崩潰而獨立製片增強,促使片廠捨棄自製影片而出租攝影棚、提供資金等在行政上扮演監督獨立製片的角色。但在美國片廠時代的強大發行系統與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讓其它地區亦模仿它的體制,如香港的邵氏影城、日本的松竹、東寶、大映等片廠。1970 年代以後,大片廠採取新的企業與技巧包裝,重新以高成本電影佔據世界市場。新片廠制度不採取舊片廠黃金時代那種自生產到發行一貫內部包辦的封閉系統。企業化的經營,人力的活用,使新片廠完全扮演投資,發展的角色。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