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獨立製片 Independent Filmmaking

指沒有大型電影公司投資製作的電影作品,成本通常相對較低。從二戰時期,一般大眾可負擔購買的可攜式攝影機出現,到九零年代,便宜的數位攝影機問世,以及非線性剪輯與混音軟體、個人電腦的普及,使個人拍攝電影的門檻降低,獨立製片隨之興起。不需要大型電影公司的支持,許多人甚至沒有受過任何正式的電影訓練,獨立電影創作者得以自行拍攝內容、類型、風格多元創新的影像作品。

獨立製片的定義和發展歷史在各國皆有差異,但有別於大型商業電影,其創新、先鋒與異議的精神可被視為共通標誌。以美國獨立製片為例,隨著獨立製片蔚為風潮,且廣受電影市場(主要是青少年觀眾)所支持,以及六零年代晚期,美國電影票房明顯地下降,數部成本高昂的巨片收入慘烈,大型電影公司也紛紛轉向投資獨立電影新銳,進而成立自己的獨立製片品牌,或是收購經營有成的獨立電影公司。許多具有「獨立精神」的電影也能獲得充足的製作條件和資金支持,並受大型電影公司的青睞與投資,「獨立」漸漸不一定和成本低廉、製作簡樸劃上等號,而轉變為一種創作精神的標竿。如緬甸華裔導演趙德胤的首部劇情長片《歸來的人》,即以獨立製片的方式:低預算、小規模劇組(只有三人)進入緬甸拍攝,影片完成後卻一鳴驚人,入圍了釜山影展、鹿特丹影展等二十幾個國際電影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