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電影形式 Film Form

《大國民》,奧森威爾斯,1941

形式是指電影中各種元素交互關係的一種系統,這個獨特的結構關係會持續吸引觀眾的興趣,讓我們試著回想那些曾吸引我們沉浸其中的電影,那是怎麼辦到的呢?原因就在於電影形式的存在,我們因此獲得一種結構化的經驗,電影不僅是一堆拼湊在一起的元素而已,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敘事電影不能跳著任意觀看。

不過,形式不代表公式,因為在藝術中沒有讓所有藝術家可遵循的法則,但因為藝術會在文化範疇中創造出來,因此藝術形式都與「慣例」有關,也會有一些廣泛運用的原則,如功能性、類似與重複、差異與變化、敘事發展等,這些通則也會塑造出觀眾對於形式的某種特定期待,好比說當我們看一部科幻災難片時,我們會預期電影將呈現未來科技生活,有著炫目的聲光特效,主角將會擔任拯救地球的英雄等等,面對這些符合期待或差異之處,我們就可以進行形式批評(Formal criticism),去探討在科幻類型中,相同元素在不同的形式處理下,呈現出不同的藝術意涵。這些慣例是可改變的,也可以創造新的,如許多導演刻意不採用好萊塢的電影語言,像是以長鏡頭來代替快速轉場,讓觀眾注意到場景與聲音細節,而這樣不尋常的觀影期待,也會形成某一種傾向寫實主義的新慣例。

至於「內容」(Content)則經常與形式作為相對的概念,形式被簡化理解成「裝載內容的一個容器」,不過因為每個構成電影的部分在整體都有它的功能,因此這些形式元素正是一般人所謂的內容,舉上述科幻片的例子,透過各種形式元素(如敘事、場面調度、剪接等)所呈現出外星生物的意象,在觀眾心中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如《E.T.外星人》、《第三類接觸》是友善的精神導師,《異形》、《ID4星際終結者》則是恐怖且具毀滅力量的生物,導演以所選的形式來重新塑種外星人題材,因此我們所謂的內容,可說是由電影的形式所安排。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