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古典模式 / 戲劇結構 Classical Paradign / Dramatic Structure

Dramatic Structure by Chris Eubanks

古典模式是學者用來形容自1910年以來劇情片的特定敘事結構,也是至今最流行的故事組織方式,在美國幾乎完全是主導模式,被稱為"古典"是因為它是實際執行的典範,倒不是其藝術的高品質,換句話說,電影無論好壞都用這種模式,戲劇家維多利‧薩杜曾整理出一套戲劇性發展的順序規則:

1. 開場:透過影片開場,觀眾可瞭解人物的身分、過去、計劃,以及他們彼此間的關係與情感。
2. 激勵動作:通常是在電影發展後不久所發生的一些困擾人物的事件,當它發生時觀眾可洞悉劇情將如何推展,以及人物可能採取的下一步行動。
3. 上升動作:發生在激勵動作後的事件,能加強戲劇性的趣味,使衝突逐步升高,並使情節複雜化。
4. 高潮:指電影故事中發生的事件、動作等的巔峰狀態,它集合各種事件與動作而塑造出扣人心弦的場面,在此關鍵點上主角所做的決定,往往會影響到戲劇衝突的結果。
5. 下降動作:在電影高潮後發生的事件或情節片段。
6. 結局:電影故事中的最後時刻,在這段時間內所有各自發展的故事線、懸疑、不明狀況都被揭發,糾纏的情節終得解開,所有情節的矛盾處都得到合理的解釋。

這套模式經常被電影編導們自覺的創造性所打破,尤其是很多現代電影作品,都常常捨棄高度嚴格的戲劇結構,或將上述的模式故意複雜化或加以倒錯運用。

Loading